海南经济均衡发展 东部谋求发展高端旅游产业
海南的经济版图,如同中国经济的缩影:东部地区强,占据着全省经济近60%,中西部较为落后。2014年,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海南三大区域犹如三匹骏马,根据自身优劣调整方向,在马年跑出了出色的成绩,从过去的“一马当先”到现在的“三马齐奔”。
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速放缓时,克服新常态下的难题,发展新业态,换挡前进;中部地区抓住了消费新动态,充分挖掘生态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工业为支柱的西部地区,在逆水行舟中发力,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并开拓高新技术产业。
“三匹骏马”齐奔跑
区域均衡发展破解“短板”现象
东部快马加鞭、中西部望尘莫及的历史,开始改写了。
今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中部地区增长7.1%,西部地区增长11.9%,中部和西部增速均超过东部。而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东部经济不仅占比大,增速也一直领跑全省。
这意味着,海南省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加,海南经济发展的“短板”现象正在破解。
从“一马当先”到“三马齐奔”,是海南抓住新常态下消费新动态的成果。新常态下虽有房地产持续调整的挑战,但也有民众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追求高质量生态环境的新机遇。中部地区利用生态优势,发展乡村休闲,开始迎头赶上。
从“一马当先”到“三马齐奔”,是海南抓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的成果。海南地处建设海上丝路的桥头堡、中国-东盟自贸区最前沿,打造油品及石化产品进出口基地、探索建设面向东南亚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将为西部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一马当先”到“三马齐奔”,是海南持续实施区域经济带动战略的成果。海口、三亚是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两只“领头羊”,“省会经济圈”和“南部大三亚旅游圈”的推进,带动了中部、西部市县发展。
海南各市县正在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携手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刚刚结束的2014年省会经济圈论坛就传来好消息,琼北9个市县(经济开发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落实合作机制、加快产业发展编制工作、加强琼北旅游融合等方面达成共识。
中西部迎头赶上
抓住新常态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中部地区,无可争议地成为马年的一匹“黑马”。这个海南省经济最为薄弱地区,前三季GDP增长7.1%,罕见地超过了东部地区。
虽说是“黑马”,但并非靠“运气”。“新常态,是中国经过高速发展、财富累积之后的经济形态。民众温饱已满足,健康生活将成为新的需求,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回归自然。”省委党校教授夏鲁平说,中部地区能够较快发展,就是抓住了这个机遇。
今年,乡村旅游休闲成为中部地区的主旋律。保亭提出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新兴产业;琼中发展“奔格内”乡村旅游;白沙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定安“百里百村”、屯昌农民油画街、五指山热带雨林成为旅游新品牌。
今年前10月,中部地区接待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17.6%,领跑全省,其中保亭达到43.5%,琼中达34.7%,增幅分别居全省冠亚军。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率达40.5%。
西部地区今年表现更是出色,前三季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8%,其中工业支撑作用强劲。
西部工业强劲,也得益于转型升级。在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玻璃产品,出口应用在美国苹果公司和全球4S展示店。在东方工业园区,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大颗粒尿素出口至美国、日本等……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说,海南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逐渐成长,“科技芯”已成为西部工业发展新引擎。
“火车头”升级换代
东部调整经济结构做强旅游
房地产依赖度曾达到80%的琼海市,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9%,但是全市GDP依然同比增长6%,位列东部市县第二。
一降一升,背后是琼海市着力推进休闲旅游和新型城镇化。今年前三季度琼海商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5%,较上年同期提高近25个百分点,填补了房地产业收缩造成的部分空白。
琼海是东部经济“换挡”的一个缩影。中国(海南)生态休闲联盟秘书长刘卫国说,中国已经进入休闲时代,在纯房地产经济后劲乏力时,“休闲绿岛,养生海南”是海南休闲业的品牌,东部市县可从经营性地产、旅游商贸、养生休闲消费等方面挖掘潜力。
作为海南经济“火车头”的东部各市县纷纷改变发展方式,逐渐减少低端房地产项目开发,谋求发展高端旅游产业。海口提出了“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养眼养身养心”的规划目标;万宁提出“建设花园城市,打造旅游胜地”发展战略;三亚海棠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已超400多亿元,却无一纯房地产项目;陵水决定暂停出让矿产资源开发权,保护好青山绿水的本钱……
“换挡”的效果已经初现。前三季度海口GDP增速达到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12月14日三亚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万人次,比去年全年还多11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