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鹏即将出院含泪拥抱记者谢好心人

12.04.2016  11:13

  昨日,海鹏的家人给本报记者(右二)捧上一块牌匾,上书:“大爱无疆,雪中送炭”。即将出院的海鹏含泪拥抱记者,说要谢谢好心人。陈一晗摄

  

  新闻到底:《尿毒症儿为重病父藏起大学通知书》⑤

  新闻闪回:“命运让我在病床上不停地抗争,我要在大家的支持下,支持到底。”26岁的海鹏躺在病床上说。

  海鹏家住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镇马连侵村二家屯,从10年前父亲吐血开始,他的命运似乎陷入了怪圈:父亲刚熬过来,他愁出偏头痛,不久双腿疼得难以走路,查出过敏性紫癜,父亲背着他到沈阳、北京一次次求医。好不容易他病好了,父亲却旧病复发,他悄悄藏起大学录取通知书,回乡务农。正当父亲的病一点点好转,家里的债一点点还上,他又查出了尿毒症……2014年底,许海鹏的母亲刚接受完医院检查就找到辽沈晚报记者,她说要把自己的肾换给儿子,这也是海鹏唯一的希望,但家里已经欠下60万元外债,急需得到帮助。

  昨日,做完检查后,即将出院的许海鹏见到记者情绪有些激动,他起身走上前来,与记者深情拥抱,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不会这么及时地做上手术。

  海鹏的手术非常成功,大夫们也很高兴,都来和海鹏合影留念。许海鹏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1000例器官移植成功者。

  3月15日手术到昨日,不到一个月时间,换了母亲肾的海鹏就站起来了。为儿子捐出左肾的海鹏妈妈早在15天前就出院了。母子俩还是走入手术台前那种心境。海鹏说:“是你们让我懂得了,命运带来磨难与病痛时不能坐以待毙,要懂得挣脱和它对抗,面对那么多报也报不完的恩情,我只能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大家,你们是海鹏生命里的英雄,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许海鹏10年前患上“紫癜性肾病”,父亲带着他在沈阳、河北、北京多家医院就诊,3年半前病情加重,演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他开始考虑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肾脏,在接受了3年多的血液透析后,母亲决定供肾,经过一年的检查后配型成功。

  本报先后以《尿毒症儿为重病父藏起大学通知书》、《爱如潮水涌向等待换肾的许海鹏》、《爱心不分老幼海鹏获捐12万元》《海鹏换妈妈肾成功术前写信“跪谢”好心人》的报道。即使在海鹏接受手术后,依然有人通过微信和银行给他捐款,最后捐款达14万元。

  海鹏在走入手术室前说:“你们捐给我的每一笔善款、每一句鼓励都是我坚强下去的动力,让我重获新生的希望。几天时间就筹集了那么多的善款,这是我从来不敢奢望的奇迹,这个社会好人真多,有太多的感动让我终生难忘。”昨日海鹏在和记者紧紧拥抱时说,请把我的感恩之情传达给每一个好心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完成肾移植743例(包括亲体活体肾移植10例)、肝移植227例(包括肝肾联合移植6例)、胰肾联合移植26例、胰岛肾联合移植3例、肾移植后胰岛移植1例。肾移植后最长存活24年,胰肾联合移植后最长存活16年,肝移植后最长存活14年,且病人目前仍健在,移植物功能正常。但是他们和全国能够进行器官移植的医院一样面临着缺乏捐献器官的局面。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明星记者栾俊学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