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季 英雄祭
清明季,举国同祭。
曾经是军人,由来已久的英雄情结让我一次次想去讲述英雄的故事,尝试走进他们壮阔丰富的精神世界。清明季,我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纪念碑前,仰望苍穹,蔚蓝深处是无数英烈深邃的眼睛。纪念碑东西两侧松林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及各级英雄模范的志愿军烈士123位。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故事耳熟能详,可那一座座无名烈士墓,让我的泪水一次又一次流下,他们是那样陌生而又亲切。英名墙,镌刻着174407位烈士的英名,目光所掠,每一个名字都是滚烫的。
广场中间的雕塑造型取自于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
英雄如山,浩气长存。
12时10分左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前。一对打扮时尚的青年男女,手捧着一对花篮走到纪念碑前,郑重摆放好后,跪地三叩首,起身后又深鞠三躬。行如此大礼?好奇心趋使我近前探问。
“你们祭奠先人?”
“不是。”
“那你们这是?”
“我们觉得他们是英雄,值得敬重。近几年我们几乎每年都来。”
他们的虔诚,让我感动。
12时20分许,在纪念碑左前方雕塑前。一对年轻父母领着两名4岁左右的孩子。
“爸爸,他们是不是死了很久,他们为什么死呀?”
“谁都不愿意死,但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都牺牲了。”
“他们是不是傻呀?”
“如果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我们,或许我们今天就是让人家拿鞭子抽着走的。他们不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啊,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
希望!我们的希望正在成长!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产生、孕育英雄成长的土壤。
结束烈士陵园之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时时在眼前浮现,有缅怀、有感动,有反思。祭英雄、学英雄、做英雄,泪漫笔端。
清明季,英雄祭,何尝不是醒己祭?
本报通讯员樊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