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张相镇南台村大棚里奏出的富裕协奏曲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让清河区张相镇南台村的村民尝到了大棚种植的甜头儿,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清河区张相镇南台村各家各户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优势作物,“种”出了自己的富裕生活。
正值春耕季节,田地中尽是农民播种的身影,在南台村人们忙碌在自家的大棚中,侍弄着棚中的蔬菜、瓜果等作物。
清河区张相镇南台村目前拥有各类大棚60余个,栽种了蔬菜、葡萄、油桃等作物,其中种植葡萄的大棚数量最多,达到了30个。
南台村村民对种植大棚很有心得,早在1994年,清河区就大力支持南台村搞大棚种植业,免费为村民盖棚,鼓励大家种植瓜果蔬菜。种大地的话一亩地能收入2000多元,要是产量低就只能收入1400元左右,经过改造大棚以后,一亩的大棚就能顶原来10亩田。蔬菜种植户付艳萍家有10亩地,建了3个大棚,棚里种的都是葡萄,一个大棚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这一个大棚就等于以前种的10亩地的收入,所以老百姓确实看到了用大棚种葡萄、油桃、蔬菜等作物的效果。
种植油桃的农户周景富家共有两座大棚,都是长120米、宽6米,一座是暖棚、一座是冷棚,每棚各有油桃树300株。周景富说,油桃是积温开花作物,之所以将两个大棚分别建成冷棚和暖棚,是为了拉长油桃的坐果期,让油桃尽量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长,保证品质。一走进周景富家的冷棚就能闻到阵阵花香,嫩粉色的油桃花在满眼绿色中恣意绽放,部分植株的花已经衰败,即将结出果实;而在暖棚中,山杏大小的油桃已经挂满枝头,多数是绿色的,少数已经变红。
据周景富介绍,自家的果树施的都是农家肥,结的果子都是绿色食品。为保证枝头油桃的个头和甜度,他亲自为每个果树进行蔬果。他在种植油桃方面有了很多控制成本、提高油桃质量的经验。他家暖棚的果在6月中旬左右就可以上市了,这两个油桃大棚,每年能收获油桃近2万斤,纯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
南台村中的蔬菜大棚、葡萄大棚、油桃大棚和养鸡大棚的经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周边地区在瓜果成熟期便会主动前来收购,这也为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