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小清河建设污水处理厂 恢复水库周边植被 清河区9年守护换来碧水穿城

15.01.2016  17:27

  数九寒冬,在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斛米沟村。经过补贴种苗、免费技术培训等优惠政策的推动,几年前还是光秃秃的荒坡地,如今已遍布榛林,农民纯收入较小开荒种玉米提高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拥有20多亩榛子园的村民刘壮说,今年他还要继续扩大规模。

  斛米沟的变化,源于清河区近年来力推的生态保护举措。域内最大库容近10亿立方米的清河水库,是我省七大水库之一。为给子孙后代守住生态“水碗”,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清河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从2006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连续9年实施了“蓝天、净水、退围”工程。

  “上大压小,除尘脱硫”,留住一片蓝天。通过支持区内重点企业、曾是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清河电厂实施全面技术改造,拆除原小火电机组,取而代之的是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年可减排二氧化硫等有害物2100多吨。全面改造城市供热系统,取缔小锅炉,新上大型环保节能锅炉,一举实现了集中供热。

  治理小清河,建污水处理厂,不让污水入清河。为改造穿城而过的小清河,到去年底,清河区累计投资802万元,经过综合整治,原来的“臭水河”变成了景观河。投资570万元建设的城西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全部得到集中处理。

  “退坡还林,封山围育”,全面整治超坡度开荒。几年来,清河区共退坡还林0.5万亩,封山禁牧4.25万亩,发展榛树等经济林4.3万亩,有效恢复和保护了水库周边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结合“生态宜居城市”目标,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0.06%。

  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如今,清河区已是国家园林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养老示范基地试点城市,清河水库也已成为“国家二级饮用水源地”。依托水库环湖景观带打造的休闲旅游度假项目、民间投资3亿元建设的生态度假山庄、以“槐花”为主题的系列节庆活动……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清河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增长极。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