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大 东北血管病高发
沈阳血管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讯(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杨薇)血管特别怕季节的变化,这也是东北血管病高发的原因。
近日,记者在东北首届血管外科论坛上获悉,就是因为春夏秋冬太明显,东北的血管病发病率才处于高发区。
不少老人更是感受明显,他们的身体提示甚至比天气预报都准。不说一年四季,有些时候一个月都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这些都对血管病有影响。
血管病怕冷热交替
吴丹明是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同时也是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于血管病在东北的高发病率,他认为还是有原因的。
“有一部分诱因跟季节有关,这个就是人力所改变不了的。”他表示,血管特别怕季节的变化,特别是老年人,夏天血管舒张特别好,冬季血管收缩又比较严重,对于一年四季分明的东北来说,季节的变化甚至气温的变化都在影响着血管病的发病,特别是动脉缺血性疾病、脉管炎比较多。
“春秋两季多发、高发,也容易复发,尤其是秋季入冬的时候,医院的床位基本天天都是满的。”吴丹明表示,季节变化明显,中青年人感觉不大,但老年人就比较明显,有人身体上的表现比天气预报都准。
高油高盐刺激血管
吴丹明告诉记者,高油高盐饮食对于血管都有不良刺激,特别是动脉硬化的患者更不能这么吃。
“正是因为东北的血管病在全国来说都算是高发区,基本与边疆的发病率差不多,所以全国的血管病专家将血管病聚焦在了东北,大家一起研讨如何诊断更尽早、更准确,什么诊断流程更合理。”吴丹明表示。
就全国来看,目前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不是很丰富,吴丹明只能从各级单位发布的随访数字发现东北的血管病发病率近几年一直在明显逐年上升,甚至呈现了年轻化趋势。
“老年人到了年纪血管老化,但年轻人也出现了老化导致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所以有必要对危险因素做重新探讨。”吴丹明这样认为。
不良因素中,吸烟排第一位
纵观年轻化的因素,吴丹明表示还需要从血管病的易患因素着手。
“总体来说,血管病的高发与环境、服药、生活习惯、遗传、紧张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都有关系,这些因素不单纯是老年人的易患因素,如果年轻人经常遭受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也会成为易患人群。”吴丹明说。
在所有不良因素中,吸烟是排在第一位的,紧随其后的是糖尿病、过度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像肥胖、紧张生活、遗传等都要往后排。
沈阳市的血管病发病率在辽宁省的排名不那么靠前,吴丹明表示虽然没有流调学数据,但医生长期临床治疗中就发现沈阳市血管病发病率和丹东、抚顺比起来相对低一点。原因应该是健康素养更高,对自己生命的关注程度高,少吃高油高盐饮食又注意锻炼,一旦发病依从性相对好一些,沈阳的发病率应该是低于全省水平的。 ■自查
最初征兆:
走路时腿肚子发紧
吴丹明表示,血管病的最初表现就是走走路小腿肚子比较紧,这是周围缺血最初的信号,医学上叫运动后缺血,还有肢端发凉,手脚发凉,然后末梢营养不好,表现在指甲营养不良,皮肤干、糙、脱屑,有一些简单的皮肤病不易愈合。
出现这些信号,市民就应该到医院去做相应检查。如果不检查再往下发展,运动后疼痛会越来越加重,走500或1000米就走不动了,必须停下来。这时,有的病人会误解成腰脱、缺钙、抽筋等,容易混淆,一般病人没办法区分开。
■自测
摸脚面血管
跳动越弱血管越不好
人是所有生物中惟一直立行走的,所以脚离心脏比较远,血管出现问题一般都是先从脚开始有感觉。
吴丹明教给大家一个自测方式检验血管的健康与否。具体方法是:自己的手指摸到脚背上一根足背动脉的搏动,脚背最高点偏向大脚趾一侧,有一根动脉,搏动非常强,与把脉的感觉差不多。如果搏动越来越弱,甚至摸不到,就要警惕,需要到医院做彩超等相应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