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积极探索生态型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努力搭建服务型管理平台
一、创新培育基地。在硬件建设方面,目前,初步形成了市、县、区社会组织孵化格局。到今年底,预计全市社会组织孵化面积将达到2500平方米,可入驻孵化社会组织60余家。在软件建设方面,让高校专家和专业社工进入中心,德清县晨曦社会工作服务社,长兴县和睦社会工作室,安吉县“鱼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中心运作、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设计、会诊、扶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理念指导、制度设计和运作支持,培育一支本土的专业社会组织人才队伍。
二、创新培育路径。 一是加大福彩公益金资助公益项目力度。近年来,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创投活动,截止目前,全市累计申报155个项目,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900余万元。二是形成双路孵化格局。在原有“草根领袖”的计划基础上,实施“社团领袖”培养计划,围绕管理力、耐挫力、责任力、沟通力、设计力、创新力、团队力、筹款力等社团领袖“8力体系”,切实提高社团领袖战略规划、机构管理、项目设计、资金募集、团队建设能力,与社会组织孵化形成“双路孵化”的格局,力争形成“一个社团领袖带动一个社会组织,一个社会组织协同一个社区,多个社会组织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扶持手段。着力解决社会组织“小、散、软”的问题,通过开展等级评估和建立引导资金两个抓手,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提升能力。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加等级评估,今年,市本级已申报评估31家。同时,社会组织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实行备案制。
四、创新支持平台。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组织网络孵化模式,使社会组织获得更快捷、更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建立了一个集社会组织风采展示、网上孵化、网上考核评估及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功能性网站。通过开放式网站,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实现了团队活动和服务的网上分享、在线交流。同时,依托网站的考核评估系统,使社会组织对评估考核更具科学性、规范性,政府在资金引导、公益创投资金资助上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