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满族冬季捕鱼让3.6万游客开眼(图)

06.02.2015  09:51

  本组图片为冬捕年货节现场。本版照片均由杜季亮、赵耀、记者周明、崔振波 摄

  1月31日至2月1日,备受瞩目的抚顺·新宾第二届满族冬捕年货节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夹河北水库举行,吸引了省内外3.6万名游客近距离地领略满族渔猎文化魅力,欣赏美丽的冰雪风光,购买当地土特产,参与抽冰尜等冰上运动。开幕式当日,渔工们共捕鱼16万斤,其中第一网中的一条重约16.8斤的鲤鱼被认定为鱼头,并被新宾当地一名民营企业家以16万元的价格拍走。

  据史料记载,满族的捕鱼文化由来已久,始于远古的渔猎生活,风行于辽,盛行于清朝,渔猎之法世代传习,形成了颇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捕鱼风俗。新宾是满族的肇兴之地,满族捕鱼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新宾满族捕鱼共有春捕、秋捕、冬捕3个集中捕鱼期。冬天凿冰捕鱼称为冬捕,而沿袭至今的冬捕多指“大拉网”,即打冰窟窿下网捕鱼。满族向来把冰雪视为圣洁的象征,冬捕在满族人心中便显得尤为神圣。

  1月31日,满族冬捕仪式开始。旺清门镇夹河北水库广阔的冰面上,涌动着无限的激情。在白雪皑皑的冰道上,寒风刺骨的旷野里,一个个东北汉子,头戴皮帽,身穿皮袄,面带喜悦,在忙碌中憧憬着一年最欢乐的收获时光。 10时许,作为开幕式前奏的“萨满祭水神”表演开始了。冰面上,百名身着萨满服饰、腰系响铃、手持皮鼓的“远古人群”,表演了祭拜水神、醒冬网等节目,将人们带入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收网起鱼,是整个捕鱼活动中最为壮观,也最具观赏性的场面。当日凌晨,“渔把头”便带领渔工在夹河北水库冰面上打好了多个冰眼,并将540米长的渔网从一个个小小的冰口,下到冰层下面。中午时分,身着羊皮袄、腰系红腰带的“渔把头”将白酒洒在渔网上,随后带领渔工开始破冰捕鱼,进行“大拉网”。随着“渔把头”响亮的号子声,渔工们将渔网从五六平方米的冰洞中慢慢拉出来,那活蹦乱跳的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等各种鱼从冰洞中跃出,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第一网中的一条重约16.8斤的鲤鱼被“渔把头”认定为头鱼, “渔把头”怀抱着用红布包裹的头鱼乘马拉爬犁回到主会场,进行现场拍卖,将整个开幕式活动推向了高潮。 “6万、8万、10万……”从4万元起拍的“头鱼”让众多买家们纷纷举牌竞价,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被新宾当地一位张姓民营企业家以16万元价格拍走。张先生说:“博得头鱼则预示在新的一年能赢个好彩头,希望这条头鱼能给我的家庭、我的企业带来好运。”当日,渔工共捕鱼16万斤,包括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鲫鱼等。游客纷纷争相购买,来自沈阳的游人王志军说:“以前我吃过这个水库的鱼,感觉味道好,肉也嫩,所以今天特意从沈阳驾车来此,就为了买一条新鲜的胖头鱼。 ”

  在与捕鱼人分享过鱼儿入网的喜悦后,记者来到年货大集,现场熙熙攘攘的游客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挑选着新宾当地的大米、杂粮、豆油、木耳、蘑菇、榛子等土特产。这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年货受到游人欢迎,据统计,本届满族冬捕年货节年货销售额达100余万元。活动期间,来自新宾的多支群众性文艺组织还表演了极具满族特色的满族秧歌、舞蹈等。此外,部分游人还饶有兴趣地参加了抽冰尜、滑冰车、骑“单腿驴”等冰上娱乐运动项目,体验着冬季满族特色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
这个周末可来沈阳市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
  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报道 在这个周末,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