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勇:三次援疆路一世天山情

30.01.2016  07:41

三次援疆路一世天山情 ——记我省援疆医生王大勇

  2015年7月6日上午,和往常一样,王大勇一边向住院患儿家长仔细询问,一边叮嘱医护人员一定要写好病历,做好会诊。这本该是王大勇援疆生涯“最后一次”坐诊查房。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王大勇又一次援疆工作的开始……

  2012年7月,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大勇作为辽宁援疆医疗人才,来到塔城地区乌苏市妇幼保健院,成为该院唯一一名专业儿科医生。在完成了第一次援疆后,应当地的迫切请求,王大勇又于2014年2月开始了第二次援疆。

  转眼一年半过去,时光定格在2015年7月,王大勇二次援疆又临近尾声。视王大勇如亲人般的医护人员,又怎么舍得他走呢?王大勇心里清楚,当地医疗人才太匮乏,太需要他了。在去留的十字路口,王大勇没有犹疑,2015年8月,他又义无反顾地第三次踏上援疆之路。

  他怎么又去援疆了呢?不仅营口市中心医院的同事没想到,就连妻子也没想到:一向孝顺的王大勇,不顾父母已近耄耋之年,女儿毕业一年多工作还没着落。

  在责任与担当的天平上,王大勇倾向了大“家”,他把医者大爱无怨无悔地撒向了天山北麓的乌苏人民。

  患儿的“家庭医生”

  2013年11月,一个名叫江文波的6岁患儿,被急匆匆地送到乌苏市妇幼保健院:孩子持续咳嗽发烧,在别的医院住院治疗十几天了,可总不见好,又辗转几家医院,都不愿意收留。后来听说妇幼保健院有位辽宁来的援疆医生,医术好,人也好,患者家属就慕名赶来。

  经过悉心诊断,王大勇确诊孩子患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渗出性胸膜炎。12天对症治疗,孩子康复了,笼罩在父母心头多日的“雾霾”终于散去。

  现在,只要江文波有个头疼脑热,他父母拿不准时,就直接打电话向王大勇询问。在乌苏市,很多患儿家长也有王大勇的电话号码,或者咨询病情,或者预约问诊,王大勇成了很多人的“家庭医生”。

  2014年9月的一天,凌晨两点,劳累了一天的王大勇在睡梦中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一个新生儿出生后重度窒息,需要紧急诊救。王大勇直奔医院。患儿面色苍白,无自主呼吸,心率40次/分,血氧饱和度不到20%。王大勇当机立断,采取气管插管、扩容等抢救措施,约5分钟后,患儿出现自主呼吸,面色转红润,心率达到90次/分,心肺复苏了。一个小生命就这样被王大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援疆三年多时间里,王大勇不顾风险收治危重患儿50多名,“全力救治”是他的口头禅。

  每年的春秋两季,王大勇都主动组成医疗队,深入乌苏市各个乡镇村队,进行为期数周的义诊。仅2015年一年,他就走访了200多户牧民家庭,宣传妇幼保健知识。

  如今,乌苏市3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降到了全疆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