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之花盛开在高原

15.10.2015  14:29
    2015年9月27日中秋节,夜幕降临,工作了一天的志愿者们围坐在灯火通明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旁边品茶赏月。

今天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成投入使用的日子,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捐建的2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将给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带来一切现代化所需的电能。

多年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支持和资助“绿色江河”组织在青藏高原开展生态保护项目,盛开了朵朵环保之花。

监测长江源冰川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标本和标志。长江是世界上拥有冰川数量最多的大河,近30年间长江源主要冰川退缩距离已经超过600米,这一切源自全球气候变化。

2005年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并支持“绿色江河”环保组织,组织专业人士用GPS定位等方式,每年在长江源沱沱河源头姜古迪如冰川脚下竖立一个标志牌,直观地记录冰川的退缩距离和速度。

通过实地监测,2006年,冰川退缩了3.2米,2007年退缩了2.3米,2009年退缩2.1米,2010年退缩1.7米。据此,冰川学家认为,最近几十年来冰川的总体趋势是退缩的,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其中岗加曲巴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2003年~2010年7年间退缩了1240米,每年接近200米。此消息在中国天津召开的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发布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让公众了解了气候变暖对长江冰川的影响,冰川消融对环境的影响,呼吁公众从自身做起,崇尚低碳生活方式。

让飞得最高的鸟受到保护

美丽的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有一种鸟叫斑头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能在8小时内翻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因此被称为飞得最高的鸟。

当地牧民说,每年藏羚羊产羔的季节,也是小斑头雁出壳的时候。大雁飞到哪里,藏羚羊就在哪里产羔。羊吃大雁的粪便,奶水就多,大雁吃了滴在地上的奶水就能生更多的蛋。它们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然而近年来一些人贪图野味,偷拾鸟蛋,使长江源的斑头雁数量急剧减少。

2013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资助“绿色江河”启动了“斑头雁保护行动”,通过招募志愿者和聘请当地牧民,观察、拍摄、记录斑头雁筑巢、交配、孵化过程,在斑头雁产卵、孵化期间,对斑头雁繁殖地彻夜守护。同时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学校开展野生动物宣传和斑头雁儿童绘画大赛活动,通过微博、微信传播“关注世界上飞行最高的鸟 呵护我们身边的野生生命”的理念。2014年,斑头雁的数量开始恢复并逐年增加。

清洁青藏线,保护长江源

2013年10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江河”等环保组织发起“清洁青藏线,保护长江源”活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公路两侧,40名环保志愿者组成5支队伍,7天捡拾出了159187件垃圾。

近年来,由于青藏线运输繁忙和新兴自驾游的兴起,以塑料瓶、饲料罐、食品盒为主的垃圾散落在青藏公路的两侧,污染着高原的草场,威胁着动物的生命。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绿色江河”面向全国高校、企业招募、培训了40名志愿者,经受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严峻考验,在昆仑山口至唐古拉山口的450公里青藏线两侧历时7天捡拾垃圾。他们的行动感动了行走青藏线的人们,许多自驾游的车辆也加入到清洁行动中来,主动把压缩后的垃圾打捆带走,表示要成为青藏高原的绿色使者。

考察高原生物多样性

2014年4月,来自北京、上海、格尔木等地的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和本地牧民等10余人,进入了人迹罕至的烟瘴挂峡谷。

据了解,长江源烟瘴挂峡谷是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峡谷,位于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境内。这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绿色江河”开展的又一个高原生态保护项目,他们要在这里考察高原生物多样性。

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食物紧张,他们坚持了10个多月的考察,在烟瘴挂峡谷方圆4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架设太阳能光电设备、红外摄像设备,观察、收集动物、植物活动和生长的情况,共记录到雪豹、白唇鹿等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石豹、猞猁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缘毛紫菀、密生波罗花等200多种有种子的植物。

来自中国科学院、环境保护部的专家认为,烟瘴挂峡谷区域气候高寒,动物、植物种类丰富,保持着原始状态,他们一致呼吁,严格禁止一切影响这一区域的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