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 振兴蓝图绘到底

05.06.2017  07:00

  历史之于沈阳,是辉煌,是璀璨,是新中国工业史上曾经创造的100多个第一;

  现实之于沈阳,是奋进,是崛起,是披肝沥胆只争朝夕的艰苦卓绝的振兴征途。

  唤醒那段记忆,回首那时辉煌,让沈阳发展位次历史回归,应该说是沈阳的决策者和830万沈阳人民迫切而强烈的共同愿望。

  发展位次历史回归,敢于责任担当,不辱历史使命。沈阳市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振兴发展实践,用更解放的思想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理念顶层设计规划沈阳振兴发展宏图……

  在高处做,往深处行。这张一绘到底的振兴蓝图,为沈阳理清的是思路,校准的是航向。

  大思路——

  一个关乎长远的战略考量

  沈阳面临着抉择。

  处在振兴发展关键时期的沈阳靠什么来重新崛起?参与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拿什么来集聚长足发展的坚实力量?

  沈阳市的决策层这样思考:能否前瞻性地把握未来发展的形势,能否科学合理地摆布振兴发展的格局,是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快速发展、最终决胜全面振兴的关键。沈阳必须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以更大的视角来审视、思考沈阳的振兴发展。

  于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决定着沈阳发展速度和格局方向的大思路开始形成:以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为根本遵循,对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系统研究和编制《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定位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策略,把中央部署及省委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思路举措。

  如何以更高的站位确定沈阳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怎样以更宽的视角增强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面对这样一个无经验可循、无前例可找的重大历史任务,沈阳市的办法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汲取专家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制订规划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形成人人支持和推动沈阳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去年9月,沈阳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由此,沈阳步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大战略——

  一个决胜未来的宏图巨制

  正确的定位需要理性,精准的把握需要智慧。

  历经3个月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研讨论证,《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6年12月6日,沈阳市举行《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论证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业界泰斗,围绕完善目标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城市转型、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胡鞍钢这样评价,战略规划是带有引导性的,不仅要破解当前问题,还要树立长远目标。《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是有战略高度的,是符合沈阳发展实际的。

  这次活动,不仅是专家学者把脉沈阳未来发展的论证会,更是沈阳群策群力、共谋振兴发展的全民行动启动点。从这一天开始,300万份调查问卷开始陆续发放到市民手中,并通过同步运行的便民热线、市长信箱、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多渠道和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规划的意见建议,并建立日汇总、周调度制度,及时将收集的意见建议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和地区。

  终于,历时4个多月起草编制,经过无数次的调研论证,收集2万余条市民建议,历经30余次修改完善,今年初召开的沈阳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高票通过表决。

  4月12日,深入分析市情,全面摸清现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印发并向公众全文发布。

  这部宏图巨制这样设定沈阳振兴发展目标:

  实施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多元化、人的现代化五大发展战略和十六项发展策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到2020年把沈阳建成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把沈阳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沈阳在东北亚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韩国首尔,建成立足东北、辐射全国、影响东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商贸中心、信息文化中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的重要载体——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也成为战略规划的点睛之笔。这一笔,实际上是让这一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了一个完好的深度结合。

  大动作——

  一个全面转型的振兴实践

  思路决定方向,行动决定成败。

  一份2015年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沈阳的人类发展指数仅次于北京、天津、上海,排名第四,已经达到高人类发展水平,预计到2020年将继续提升,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但是,沈阳的产业发展水平却属于中下等,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同步,出现了错位。

  错位需要纠偏。《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对新形势下沈阳产业、城市和社会发展进行了精准梳理,按照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

  落于纸面更需践于行动。沈阳向转型发展聚焦发力,提速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沈阳市在减少低效和无效投资、增加有效投资、坚持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建立统筹推进项目机制,搭建重大项目综合协调平台,策划生成一批牵动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重大投资项目。规划路线图,营造产业生态,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等12个千亿产业链。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经济,重点实施100个智能升级项目,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迈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改革方案。出台系列政策,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发展实体经济。同时,加强与北京对口合作,全面落实人才、市场、政策、资源、平台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以对口合作推动转型发展。

  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城市转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沈阳市以浑河两岸新老城区为骨架,以东部副城、西部副城、北部副城为重点,着力打造“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间格局。就“河城共建”,沈阳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科学安排城市骨架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浑南区布局、向副城延伸,加快连接浑河两岸和沿线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提升“一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和服务功能。同时,建管并重,建立城市智能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幸福沈阳共同缔造,加快社会转型。沈阳市把社区作为基本治理单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城市治理体系,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在,54个试点社区全部成立“大党委”。制定出台“1+8”配套文件,有效推动简政放权,促进服务资源下沉,全市已有59项便民服务和审批事项下放到区级层面,其中有55项可以在社区办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试点社区成立社会组织786个,参加社会组织的群众达到3.6万人。

  从“你和我”变为“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这并不是简单的符号称谓的转变,实际上,它是政府自身、政府与市场及企业、政府与社会及市民关系的深刻变革。

  缔造共同精神的共同实践,终将共促幸福沈阳的振兴发展。

  辽宁日报记者张艾阳

重点项目建设助推沈阳振兴提质增效
  把项目建设作为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振兴发展的战略任务,沈阳市创新工作载体、升级服务举措,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沈阳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前5个月,沈阳市597个重点项目开复工456个,开复工率76.人民政府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三十次常委会议
  6月13日,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三十次常委会议。沈阳市人民政府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三十次常委会议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肖春苹)6月13Syd.Com.Cn
奋力先行 走出振兴发展新路
  □本报评论员   近日在沈阳举行的全省落Syd.Com.Cn
奋力先行 走出振兴发展新路
  □本报评论员   近日在沈阳举行的全省落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