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沈阳全国第八大连第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发布生态城市绿皮书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但生态化仍处于“初绿”阶段。针对我国当前依然存在的城市管理运行中频发的生态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害,《报告》提出必须适时“建立城市生态预警系统”,以有效预防、化解和应对城市生态风险。
生态城市榜单沈阳综合实力全国第八
就城市健康等级而言,在284个参选城市中,辽宁有5个城市进入前100名。全国前11名的珠海、三亚、厦门、铜陵、新余、惠州、舟山、沈阳、福州、大连、海口的健康等级为很健康,仅占3.87%。我省入榜城市分别为沈阳第8名、大连第10名、盘锦第37名、辽阳第74名、营口第79名、锦州第83名,盘锦、辽阳、营口、锦州均为“亚健康”。
生态城市还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景观休闲型、绿色消费型、综合创新型等六种类型进行排名。
沈阳在循环经济型城市排名位列第七,分析指出,表明沈阳不仅循环经济发展卓有成效,在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也比较出色。
沈阳和大连在资源节约型城市综合指数排名都进入了前10名。分析指出,这些城市健康指数排名也相对靠前,表明这些城市通过提高资源节约的效果,大大促进了生态城市建设。
此外,沈阳和大连在绿色消费型城市综合指数排名中也双双进入前10名,位列第六和第七。
大连领先北上广源于城市布局科学合理
报告显示,综合榜单中284个生态城市中排名前100名的城市成分比较复杂,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全部进入,但排名不具有绝对优势,处于33-80之间。深圳、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在2009-2012年的排名整体较稳,并保持在前十名之内。
5个计划单列市除深圳掉到65位、宁波掉到75位外,厦门、大连、青岛位于前50,比直辖市的排名明显靠前。《报告》分析,由于这类城市大多属于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趋于合理,城市布局也越来越科学合理,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条件。
在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排名中,大连成为辽宁唯一进入前10名的城市,位列第10名。
同样,2013年度人均GDP排名,大连成为辽宁省唯一打入榜单前10名的城市。
丹东空气质量全国第一优良天数365天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通过对2013年284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考评,得出结论,284个参评城市中,有25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并列第一。我省丹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5天,与伊春、黑河、昭通等并列第一,这些城市占所参评城市总数的8.8%。
在分项榜单排名中,本溪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排名最高,位列第五;阜新在“人均用水量”排名中,位列第二;沈阳、大连、盘锦、辽阳、丹东、抚顺、铁岭、鞍山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榜单并列第一,同样数据的城市全国共有140个;人口密度排名,营口第六。
延伸
“复刻”白宫、唐城啥的都是“伪生态”
《报告》针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三大误区。1.认识误区。认为“生态城市”就是制造人态自然,通过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等方式人工打造“生态城”、“宜居城”、“山水田园都市”,掀起了“广场热”、“草坪热”、“水景热”等。
2.建设误区。有的地方崇洋媚外,大量复制甚至抄袭西方著名建筑,一时间假白宫、假凯旋门再现中国;有的地方盲目复古,大规模恢复唐城、宋城、明城,劳民伤财。诸如此类的做法,是用一种人工文化生态破坏当地原有的文化生态,有悖于生态文明理念。
3.生态折腾。一些地方在生态文明旗号下,今天植草坪,明天改花园,后天栽大树。这种生态折腾不但没有产生任何价值,而且成本巨大,显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