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生日礼物救了3岁男孩命

07.06.2016  19:41

 

  妻子杜文亭将拟好的信件拿到宫玉床头,这封信将送到接受造血干细胞孩子的床头

  -华商晨报主任记者闻英奇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闻英奇)他是辽宁省第156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昨日在沈阳为一名来自四川的3岁患病男孩捐献骨髓。

  这一天对他来说变得特别有意义,3年前采集样本那天就是他的生日,3年后捐献骨髓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

   阜新特警捐献造血干细胞

  他叫宫玉,今年33岁,来自阜新市细河区巡特警大队,是一名从警6年的特警。

  昨日10时许,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血液科病房内,宫玉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时间不长,妻子杜文亭将一封书写工整的信件拿到他的面前,这是两人准备送给即将获得新生的孩子的一封信。临近中午,从上海来到沈阳接收干细胞的医生送来了接受者的信件。

  之所以采用信件方式沟通,是因为按照规定,骨髓捐赠后捐者与受者一年内不能见面。

  妻子:我们很幸运可以挽救生命

  宫玉说,2013年6月一天他下班回家途中,听广播里提到有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觉得是一个挺好的事情,6月12日他就去了阜新市眼科医院进行了采样,后来得知,将被救治的孩子也是在2013年出生的。

  直到今年1月份,宫玉接到了电话通知配型成功。之后他接受了体检、初配、高配,直到高配成功的消息出来后,他才将这个信息告诉妻子,妻子知道后理解了丈夫的行为。“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接受造血干细胞的孩子因体重未达标,无法进行干细胞采集,之后一直等待了2个多月,直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5月18日打来电话,告知根据对方患者情况,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才来到沈阳。”妻子得知对方是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更加坚定了丈夫的捐献行为。

  “我们的孩子只有1岁半,对方那么小的生命遭到了病魔,感觉做的更对了,我也知道配型成功几率很小,我们很幸运可以挽救生命,孩子他爸挺伟大的。”妻子杜文亭笑着说,“高配成功后,他还说感觉自己的血早晚有一天能用上。”

  当天阜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宫玉送来了生日蛋糕,补过33岁生日。

  宫玉夫妇

  送给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宝宝,你好!

  当得知和你高配成功,能为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候,特别高兴!能挽救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这是我们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患病男孩母亲的回信

  尊敬的志愿者:您好!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您的救命之恩!我的孩子只有3岁……如果不治疗孩子只能活10岁,做父母的真心的难以接受,得知能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让我们全家燃起了新的希望,您知道吗?难道这就是上天的安排,我孩子的爸爸和您同岁、同血型,我的孩子和您的高分辨是全相合,在我们心中您就是孩子的再生父亲,真的非常感激您的捐献,从此这个孩子能快乐的成长都是您赋予他的二次生命……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