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世界白鹤日”助推法库生态环境保护 ——白鹤保护规划国际研讨会侧记
10.06.2015 12:48
本文来源: 林业厅
鹤舞獾子洞
与会国际专家研讨白鹤保护
3月27日“世界白鹤日”。这是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提出的第一个世界性纪念日。
在2015年3月27日“第六届沈阳法库国际白鹤节”上,来自中、美、俄、日、韩、蒙等国家专家联合向全世界发布《保护白鹤国际行动中国法库宣言》,并提出3月27日为“世界白鹤日”。对此,出席本届“白鹤保护规划国际研讨会”的各国专家、学者、官员广泛认同,并纷纷签名。
从西伯利亚到鄱阳湖,穿越千山万水“经停”法库的白鹤,早已把这座城市当做最温馨的家。而法库人,也在为保护白鹤生存环境不遗余力地奋斗着——这里已连续举办六届国际白鹤节;白鹤栖息地、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被授予“国际自然环境教育基地”;獾子洞国家级湿地保护项目已被列为全省重点项目……
“中国白鹤之乡”吸引世界目光
6月3日,“中国白鹤之乡”法库迎来贵客,来自中、美、俄、西班牙等国家的国际鹤类研究专家、学者等60余人齐聚在此,参与由国际鹤类基金会、国家林业局主办,法库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白鹤保护规划国际研讨会。
为期7天的研讨会,专家们围绕白鹤东部迁徙路线上的环境保护与监测管理、威胁白鹤生存的因素与压力展开深入探讨,对白鹤保护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对法库在保护白鹤方面做出的贡献拍手点赞,对全世界保护白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奔走疾呼。
将如此高规格的白鹤保护专题研讨会放在法库举办,绝不是一个巧合。中国鹤类网络负责人、国家环志中心副主任、中国林科院鹤类专家钱法文道出原委——白鹤的“东部种群”约有2000多只,其中70%以上每年都在法库獾子洞湿地栖息2—3个月,法库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迁徙鹤类品种最多的地区之一。作为白鹤长途跋涉必经的一处,法库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研究迁徙期白鹤习性与湿地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区域。
2015年6月7日,国内首家“白鹤文化国际研究院”在法库成立。随着白鹤文化国际研究院的成立,“中国白鹤之乡”的文化品牌建设再登新台阶。研究院聘请国际鹤类基金会资深副主席吉姆·哈里斯(美)等29名鸟类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原中宣部办公厅主任薛启亮等15名文学艺术家为高级顾问,为研究、传播、弘扬白鹤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
“山水法库”——现代田园城市
一座绿色城市,不仅要有“外秀”,还要有“内涵”。作为国家级生态县的法库,在白鹤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正是这样一种“内外兼修”的探索实践。
白鹤引航,法库的生态环境建设亮点频现。青山工程——大力推进城镇绿化、荒山造林,森林覆盖率高达28.7%。碧水工程——开展辽河等流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蓝天工程——节能减排,加快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县城成为无烟囱城市。
五龙山、巴尔虎山、马鞍山等大小山岭800余座,秀水湖等大小河流近百条,水库23座……法库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中国白鹤之乡。
如今,空中俯瞰法库,城乡大地如绿色长卷次第打开,处处郁郁葱葱;近处感受这座辽代古城,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生态环境之美竞相焕发。气更爽、水更清、地更绿,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田园城市——“山水法库”正风生水起。
考虑到白鹤中部和西部种群几乎消失,并且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
注意到白鹤东部种群从西伯利亚苔原繁殖地飞越中国东部抵达中国南方的主要越冬地——鄱阳湖,整个迁徙路线长达5,000千米;
意识到在这条迁徙通道上,白鹤中途停歇和补充能量所依赖的湿地对人类社会同样重要;
了解到目前诸如排水、引水和建设工程等开发活动威胁白鹤春秋迁徙过程中赖以生存的湿地;
认识到白鹤之美近鸟类之最,在许多文化中具有吉祥幸福的象征意义,是全人类自然遗产的一部分;
深感到獾子洞湿地对白鹤迁徙的重要意义,沈阳法库举办白鹤节,促进白鹤文化传播,提高白鹤保护意识。
藉此宣言:我们
希望所有关爱白鹤者进一步关注沈阳法库獾子洞湿地,各国共同致力于鹤类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并了解白鹤这一高贵物种的生存及保护需求;
承诺支持法库作为白鹤及其他众多水鸟春秋迁徙关键停歇地,向白鹤提供永久安全的家园;
号召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守护对鹤类、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具有珍贵价值的湿地;
并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推动整个迁徙通道的共同保护,确保白鹤健康美好的未来。(英文略)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唐晓诗 赵国清
摄影王雁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0.06.2015 12:48
关于征求《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关于征求《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沈阳市环保局
关于征求《沈阳市排污单位黑名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建立生态环境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沈阳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