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百岁老太缝布垫十个赚1元(图)

25.11.2014  14:23

  布垫不好卖了,但李再英仍然每天缝10个,说可以送给需要的人。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金国建 摄

  百岁老人把捡来的破布洗净晾干,然后拼接缝成布垫,十多年来,她共缝制5万多个。

  老人每天至少缝10个布垫,每个卖一角钱,每天收入仅1元钱。有人劝她,缝一天才挣一元钱太划不来,但老人却说,“我是闲人,棉布是废品,加在一起就有用了”。

  老人称自己捡不动了,但坐在窗台边缝布垫还可以,她觉得这样每一天都有存在的意义。

   她90岁迷上缝布垫

  李再英,1912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的农村,从小因家庭困难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除了种地,老人最拿手的是缝纫。

  2000年时,儿子将她接到鞍山来生活,快90岁的人换了生活环境很不适应,闲不住的她把捡来的旧布缝成布垫,即擦机布,然后卖给机床车间和汽车修理厂。

   每个布垫最多卖1角

  李再英耳朵有些背,但视力还可以,她左手拿针,右手将线头送到嘴边蘸湿然后轻捻一下,对着针鼻也就三五下,线就穿过去了。“现在不行了,老喽!”她说,已经不能看清针眼了,只是凭经验穿针引线。

  角落里堆着五颜六色的棉布,“棉布吸水吸油,也便于裁剪”。李再英最喜欢旧床单,因为面积大,裁剪完上下两片缝在一起就可以了。而许多布垫都是由三五块布拼在一起的,“现在一天只能拼十几个。”

  前些年,这种布垫好卖,一天做二三十个也很平常,每个只能卖六七分钱,最多卖1角,“积少成多啊!”

  算下来,老人缝制十多个布垫只能卖1元钱,外孙女刘丽心疼姥姥,“我早就说过不让她这么辛苦,怎么也劝不动”。儿子和女儿多次劝她,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别再那么辛苦了。

  李再英说,现在布垫不如前些年好卖了,“送过去,许多老主顾都不要了,这里有一百多个,谁需要我这些都送给他”。

   “我活一天幸福一天啊”

  李再英22岁结婚,共育有6个子女,4个儿子和2个女儿,但不幸的是3个儿子都早早夭折了。39岁那年,“我命不好啊,丈夫死了”。她自己养着三个孩子,将他们养大。

  儿子和小女儿生活也不宽裕,都生活在鞍山。现在李再英最惦念远在四川的大女儿,“女儿得白内障已双目失明,享受低保”,十多年没见面了,一提起女儿,她就抬头望着窗外,“希望还能见她一面”。

  老人四川口音特别重,与邻居不熟,春秋时邻居坐楼下石台上,她怕大家着凉,特意做棉垫送给大家,“也能有几十个吧”

  鞍山铁东区长甸街道荣光社区的工作人员孟齐与老人认识五六年了。孟齐介绍:“我们为她办理了低保,每月483元,还有百岁老人每月500元补贴。”

  李再英每天自己做饭菜,“我活一天幸福一天啊!”

   长寿秘诀是乐观

  记者:您长寿有没有什么秘诀?

  李再英:哪里有什么秘诀呦!我这人爱干净,别人都说我,擦机布是用来擦油的抹布,你洗它干嘛?不管别人用它来干什么,我缝的布垫用来擦脸都没问题。要说秘诀我觉得倒也有,我就是乐观,最穷的时候都过去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就得今天比昨天好,总是这么认为的。

  记者:您身体怎么样?

  李再英:去年摔了一跤,腕骨骨折了,睡眠也不好,现在身体大不如从前了。

  记者:您有没有坚持多年的习惯?

  李再英:有啊,从小就喜欢把焯菜用过的水用来泡脚,这可能也是我身体硬朗的一个原因吧,可能没有科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