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创更好的城 美好更多人

21.08.2017  08:41

  

   核心阅读

  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

  创的是城,为的是人。这是皇姑区在创城工作中,始终坚持和围绕的两条主线。

  从城的打造开始,着力改善环境面貌,提升城区形象,优化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区规划和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利用好皇姑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为百姓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精致精美、清秀整洁的城区空间。

  从人的塑造开始,激发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发动各行各业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共同建立和维护秩序优良、风尚清新的社会环境,让“人”成为皇姑最美丽的城市名片。

  创城始终在路上。全社会发动、全领域覆盖、全方位参与的大创建格局,正在为加速皇姑区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创城 进行时

  传承优良家风涵养家国情怀

  文明城市由每一个文明家庭组成,一个文明的家庭,必出自好的家风。皇姑区围绕“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主题,以“培育、续写、传承”为主线,开展以“爱国传家、敬业兴家、诚信立家、孝善安家、勤俭持家、廉洁守家”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为全区广大家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从小做起,小家史传承好家风。皇姑区以第十一中学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学生写家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青春寻根家史”“家训释读”“品家书”等活动;编印《中学生写家史》《家训释读》《一封家书》等校本教材,作为学生的必须课程;每年举办“辽宁省中学生写家史大赛”,用家训促文明,用家史启心智,让学生在家庭故事中找到爱、敬、诚、善的真谛,把家庭熏陶与学校教育和孩子成长有机结合起来,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知史明德。目前,皇姑区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都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让家教家风活动落地生根,影响和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

  立足社区,老中青延续家国情。皇姑区深挖家庭传承的优秀文化,由小家及大家,涵养家国情怀,在全区社区中开花结果。

  中海西社区发动老居民,挖掘机车厂原址的红色资源,制作唤起几代人记忆的“火车头故事”明信片,开展“老中青三代人主题日”活动,让青少年了解父辈爱国敬业、诚信勤俭的光荣历史,传承雷锋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牡丹社区以沈飞产业文化为载体,发动群众深挖沈飞特有的航空报国文化,组织居民制作“沈飞老故事”明信片,创作“牡丹之歌”,拍摄牡丹共同缔造微电影,以共同记忆唤起共同的家国情怀,同时将社区老党员请进校园,与航空实验小学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传递文明,大手牵小手传承精神”活动,将家文化从小家延伸到“大家”,推进家风家训家教在社区升华。

  塔湾街道翟文慧一家坚守“艺术修身、服务为民”的家训,祖孙三代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并组织发动了252个家庭,组建“涂鸦妈妈”公益团队,用彩绘墙的方式扮靓城市,长期参与社区建设,唤起中青年和孩子们的家园意识。

  皇姑区沈飞产业工人金波家庭,一家四代27人先后在沈飞工作,累计工龄长达700年。一家人用服务航空事业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忠诚报国”朴素家训的深刻内涵。今年5月,金波家庭荣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滋养“好人森林”延伸志愿服务

  三代人接力赡养老保姆30载、直到老人108岁离世的万春春一家人;风雨无阻17年坚守泰山岗的好交警李栓良,退休后又成了珠江五校门口为孩子们保驾护航的“好协勤”;澡堂动迁,每天坚守18个小时退还顾客共计38000元联票钱的诚信澡堂老板安树堂;十数年如一日热心助人的“大院管家”徐海波,把一个人善举发展壮大成300人的爱心志愿联盟团队……

  无数个“皇姑好人”组成的“好人森林”,在皇姑区已蔚然成风。在创建工作中,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核心,皇姑区不断延伸拓展志愿服务新途径。目前,皇姑区已建立122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全区志愿者超过12万人,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队600多支。学雷锋志愿协会注册志愿者2300余人。

  成立协会,让公益有人做。皇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两部分组成,团体会员由机关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巾帼志愿者团队、青年志愿者团队、企业志愿服务团队、社区志愿者团队、徐海波志愿服务团队等六支团队组成,发挥各行业资源优势,开展专业志愿服务,个人会员在社区注册登记,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各项服务。

  立足需求,让服务接地气。在服务内容上,在充分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围绕“便民、安民、助民、乐民”,设立了家政服务、康复医疗、心理辅导、维权咨询、家电维修、食品速递、健康保健、政策宣传、文化演出等9大类,30余小项的服务项目。近三年,志愿广场共开展服务120余场,累计向社会提供20000多人次、3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

  延伸触角,让公益进社区。考虑到广场活动受天气情况限制,在保留固定点位服务的基础上,皇姑区又组建了由爱心企业参与的“志愿服务大篷车”,将点位服务延伸到社区流动服务,采取订单预约的方式,让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截止到目前,“志愿服务大篷车”已开展活动52期,流动的志愿服务者已经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创城

  分镜头

  消灭“垃圾村”回应百姓关切

  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皇姑区提出,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看、针对问题干,推动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

  最近,家住田义村大棚区附近的居民们,看着几百车的垃圾在短短两周内被清运出去,感觉搬开了“心头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村”随着城市的扩张而向城市边缘转移。为了改善村屯地区环境面貌,优化人居环境,皇姑区于今年6月对所有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及居民小区开展了“垃圾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为四台子村、田义村、观音村、文官村、西窑村等村屯。

  “街道干部一遍遍地耐心讲解,我才想通,拆除违建整治垃圾村是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是大好事啊,也是这么多年我们一直盼望的。”从不理解到主动配合,村民和废旧物收购站的业主们主动加入到行动中,动手拆除自家的违建房屋,清理自家院中杂物。

  除了陵东和北部功能区,皇姑区其他功能区也在积极行动。明廉、舍利塔、华山功能区着重整治了一直以来的脏、乱、差的难点地段,清理卫生死角、楼道杂物、园区残土,清除小招贴,配合执法队拆除违建,清理绿地。

  为了恢复生态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皇姑区整治“垃圾村”的后续工作还在深入展开,垃圾村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听说以后这里还会铺马路、搞绿化,咱们老百姓受益就更大了。”

  创城

  分镜头

  建友邻中心给百姓最好空间

  创城惠民生,就是要把百姓的诉求放在心上。皇姑区在征求民意的过程中发现,居民反映最多的是缺少活动场所。把最好资源留给群众,把优质的公共空间提供给居民,让居民们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凝聚共同精神,“友邻中心”应运而生。这也是东北第一家“友邻中心”。

  友邻中心功能完备,可为老、中、青、少、幼提供全代际服务。一楼“开心的驿站”,分为健康驿站、健身驿站、康复驿站三个区域;二楼“温馨的港湾”,分为艺术港湾、乐龄港湾、巧手港湾、阅读港湾、心灵港湾、社工港湾、社区讲堂七个区域;三楼“创新的空间”,分为厨艺空间、创意空间、孵化空间、互动空间、党群空间、快乐空间、安全空间、科普空间八个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皇姑区创造性地把社区讲堂作为综合传播知识、协商议事、孵化社会组织、培育共同精神四大功能的群众工作平台。

  首先,社区讲堂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平台。社区讲堂的课程体系建设采用“4+X”模式,其中“4”,即通过发展蓓蕾讲堂、第二课堂、中青讲堂、乐龄学堂等四个基础讲堂,实现社区教育纵向全龄化覆盖、全代际服务,形成引导公民开展终身教育的课程体系:“X”,即通过整合道德讲堂、科普讲堂、群团讲堂、巾帼讲堂、孔子学堂、市民学校、老年大学等各类课程资源,实现教学项目横向综合、教学内容多样化,形成利于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的教育服务合力。

  其次,社区讲堂采取与友邻中心共建的方式,有利于形成“4+X”课程体系与“温馨港湾”、“创新空间”等友邻中心功能相互完善、互促建设的发展格局。社区讲堂依托艺术港湾、乐龄港湾、巧手港湾、创意空间、互动空间、党群空间等服务与活动资源,综合采用讲授式、示范演练式、互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推动家庭成员、邻里、市民为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开展共同学习活动,共筑“友好、友家、友爱”的友邻愿景,以此将社区讲堂同步发展为协商议事与孵化社会组织的群众工作平台,为挖掘群众开展互助活动的内生动力,培育共同精神。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叶青

  摄影张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