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打造阳光工程 保障食品安全
打造阳光工程 保障食品安全
盘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信息化为抓手构建社会共治新机制
最近盘锦市的学校师生在食堂吃饭时会惊喜地发现,学校食堂“上电视”了,通过食堂餐厅中的屏幕,他们可以随时看到后厨厨师们做菜的情况。
2015年,盘锦市所有设有食堂的44所学校、52个食堂全部实现“明厨亮灶”“阳光厨房”,受益师生近5万人。这是盘锦市在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方面交出的满意答卷。
而在这份高分答卷背后,是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设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多项监管手段的共同努力,是盘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盘锦市教育局、盘锦市各学校的积极配合,更是有序引导师生和家长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实现创新监管、社会共治的题中之义。
昨日记者对盘锦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伟进行了专访。
全面推进“明厨亮灶”
远程巡查零距离监管
开展“明厨亮灶”工作是辽宁省食药监局部署实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项创新内容,去年全省已有三分之一的学校食堂完成了改造。
盘锦市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全市设有食堂的44所学校(不含托幼机构),52个食堂,100%实现了“明厨亮灶”建设,其中可以实现远程监管的“网络透明食堂”占比达90%,其它10%学校食堂采取后厨视频监控加就餐区域显示屏的形式完成“明厨亮灶”建设。共覆盖就餐师生总数近5万人。
王永伟局长介绍,这些安装在学校食堂后厨操作间、洗消间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都能与食药监局监管平台对接,监管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终端和监管平台进行网上监控。“以前常规检查出现的应付检查,临时突击的情况将成为过去式。”
而保存视频监控录像,也为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寻找食品安全事故原因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真正实现了对配送企业和学校食堂的“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的信息化监管新模式。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
确保食材来源可溯
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能仅靠一种方式,也不能仅靠一个部门。盘锦市借助现代网络化技术,创新多种监管手段,联合多部门实现社会共治。
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就是盘锦市的一大创新举措。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自2014年9月,盘锦市就开始着手实施推进,至去年底,共有40所学校,47个学校食堂实现了食材统一配送。王永伟局长表示,过去学校食堂供货渠道散杂,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而把握住采购食材质量安全,就把握住了学校食堂安全的源头性关键因素。
盘锦市食药监局还建立了统一的食品追溯平台,要求学校食堂和配送企业将米、面、油、蛋、肉、添加剂、乳制品、水产品、调味品共八大类重点食品原辅料采购信息进行网上登记,监管部门可实时进行网上查询,确保学校食堂采购的食材来源可追溯。
推进“明厨亮灶”也不仅是食药监局一家的事情。教育部门和各学校都参与进来,教育局对食堂后厨环境及学校网络资源进行投资改扩建,每个学校食堂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及视频监控设备的日常检查,“同时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监督,实现社会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