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用精准扶贫补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今年,是盘锦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5.7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盘锦市委、市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瞄准当务之急,实施精准扶贫,以“8+1”扶贫攻略 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 为贫困群众带来一系列利好。
2011年,在盘锦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4年12月,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一定要实现这一目标。全市对照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的监测体系,从问题入手,在短板上用力,实施专项行动,搞好集中攻坚,探索“上合中央政策、下合市情民意,体现盘锦特色、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准扶贫之路。
今年上半年,盘锦市出台实施了《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攻坚计划》,10个方面28项任务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0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全省领先;及时援助595名就业困难人员上岗,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低保标准不断提高,率先启动城乡医保并轨、“一站式”报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166名重病低保特困人员就医用药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精准减贫8000人;建成安置房1.2万套,新增4万农民吃上了放心水,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富裕水平更加均衡。
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盘锦市扶贫办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要求,对原有建档立卡的83660名贫困低收入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通过村委会“两公示一公告”的形式,对精准识别出的57707人贫困低收入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案管理。建档立卡记载了贫困户致贫原因等扶贫信息,相关数据与国家联网并实现动态管理。
精确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盘锦市通过实施以项目扶贫、移民扶贫、培训扶贫、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低保扶贫、医疗救助扶贫、教育扶贫、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内容的 “8+1”组合扶贫攻略, 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家住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的刘艳玲、杨利军、王卫明等人通过培训扶贫分别从月嫂培训班、水电焊培训班毕业,以学到的一技之长找到了工作,现在月工资都达到了3千多元,解决了生计难题。12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其中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以订单农业方式带动农户达9000户;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打工就业,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带动周边农户4000多户。精确帮扶变“单纯输血”为“全面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单兵作战”为“整体协同”,使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盘锦市通过加强扶贫领导体制、实施专项扶贫、开展干部驻村扶贫、强化绩效考核评价、加强资金监管和工作督察落实等举措,实现扶贫工作管理精细化、透明化,确保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近期将派驻村第一书记)。今年,盘锦市到户扶贫扶持18496人,将建设1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计划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1600人次,已向32个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128人,到年底实现18496贫困人口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