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省内异地就医有望实现直接结算
明年先在沈阳、抚顺、铁岭和盘锦试点,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6年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同时,报销的支付比例依照参保地标准,个人医保卡中的金额每年可一次性取出用于就医。辽宁省计划明年实现省内就医直接结算。
沈阳抚顺铁岭盘锦先试点
按国家计划,明年将基本实现省级范围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2016年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目前我省为市级统筹,计划在明年推沈阳、抚顺、铁岭和盘锦四市为试点,尝试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就医直接结算。若推行顺利,明年年末或将全省推行。
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我省也一直在寻找突破口。目前沈阳参保人员在省内其他城市长期居住半年以上,办理相关手续后在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先行垫付,随后在各市设立的代办点办理报销。这一方式虽然解决了往返两地报销的麻烦,却仍未实现直接结算,垫付问题依然存在。
退休随子女居住为主要人群
在本次异地就医的指导意见中,重点落在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主要是退休后随子女居住的老人。他们普遍年龄大、医疗负担重,长期不返回参保地,异地就医报销时的“跑腿”和“垫支”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对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也最为迫切。同时,在划分界线上,这类人相对比较清晰。
未来,结合户籍和居住证制度的推进,其他跨省异地居住人员或也将纳入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范围,如在外省打工的农民工。
医保卡中钱可取出用于就医
在指导意见中指出,为方便结算,对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给出了三个特殊政策。在支付范围上,可执行居住地的“三目录”范围,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报销目录,便于居住地的医生根据平时习惯给异地安置退休人员诊治。在支付比例上,执行参保地本地就医的支付比例,不执行转外就医支付比例。也就是说,在沈参保的人员,在北京住院后,报销执行沈阳标准。而且,只要经本人申请,就可以将个人账户里的钱一次性打给个人,供门诊就医和购药使用。
相关人士表示,各地报销目录不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报销目录就更宽泛,比如北京、上海,而报销金额是参保地支付,执行参保地支付比例。标准不一,或将造成参保地的统筹基金支付困难。 记者王莹
异地就医难在哪?
目前的异地就医模式,多是采用患者先行垫付,后往返报销的模式。业内人士分析,要想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首先就要求至少是市级统筹,现在辽宁省很多地方仍是县级统筹,手动报销。提高统筹层次,各地系统联网,这部分成本很高。此外,在还未放开异地就医的同时各省大医院就已人满为患,外地人甚至占一半以上。如果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多人会涌向大医院,对医疗机构和社会统筹基金都是挑战。所以推行异地就医还要配合分级诊疗。
最后还要考虑到,各地的报销目录、报销比例、缴费比例不同,社会统筹积累多少不一,在推行政策时,部分地区或会遇到资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