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成效显著

09.03.2017  12:05

 

  辽宁是锡伯族的发祥地,锡伯族人口约13万,占全国锡伯族总人口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等8个市。2016年,以规划为牵引,通过项目推动,注重改善民生,采取有力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一是规划引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应国家规划,省民委与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了《辽宁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实施意见》,规划实施6个方面、3项主要任务、11个重点工程,为推进辽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项目推动。引导锡伯族村重点发展种养殖、农产品、旅游等三项特色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效益;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拓宽农副产品销售和转化渠道;积极扶持发展锡伯族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等项目,拓宽群众收入渠道。三是着眼民生。实施便民畅通工程,满足锡伯族村群众出行需要;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根本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实现村容村貌亮化、美化。四是强化措施。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对锡伯族村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与实施的指导,定期交流情况,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截止2016年末,全省112个锡伯族聚居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已由10个减少到1个,贫困人口从544人减少到7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489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10年增加5451元,年均增长6.78%。行政村户通电率实现100%,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5.6%,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7%,通宽带率达到97.1%,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97.9%,使用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76.8%,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8.1%,村卫生室达标率79.9%,68.5%的农户有安居房。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统计监测情况看,我省实施《规划》阶段性效果突出,锡伯族乡村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