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增速六年来首度“破7”

20.10.2015  11:06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这是6年来GDP增速首度“破7”。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GDP“破7”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下一阶段,应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向“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传统产业去产能拖累GDP增速

  此次是中国GDP实行分季核算的新标准后,统计局首次公布GDP。分季度看,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

  三季度GDP增速尽管“破7”,但仍好于市场预期。机构和专家认为,传统产业去产能加大了三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三季度GDP增长6.9%,下到7%以下,但是只下降0.1个百分点,应该说还是在7%左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指出,我国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都出现下滑。前三季度,粗钢产量下降2.1%,水泥产量下降4.7%,短期来讲对工业运行产生压力。

  服务业维持“稳中有进”局面

  专家认为,当前经济增速尽管有所放缓,但仍处合理运行区间。经济运行有一些企稳的积极因素已经显现,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力孕育成长。首先,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净出口、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负1.8%、58.4和43.4%。其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比去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其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服务业在三季度继续维持“稳中有进”的局面,对前三季度GDP拉动的贡献继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结构转型依然在推进中,而且是在向更趋合理的方向发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服务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四季度还有较大政策空间

  专家认为,经济“稳增长”措施旨在“稳定”、而非“加速”增长。四季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空间。

  中金公司研究员梁红指出,9月份CPI回落至1.6%,给货币政策带来进一步施展的空间。

  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认为,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及“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这些积极变化将成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转轨变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据新华社电

  数据

  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48777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2%

  ,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0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0.5%

  ,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512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297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密织精细管理网 推进环境美秩序优
  专家把脉 部门联动 群众参与   8月2新浪辽宁
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工程实现盾构隧道全线贯通
  9月1日,位于大东区地坛街与善邻路交会处,新浪辽宁
周四太阳仍“撒欢儿” 周五阵雨淅沥沥
  随着中小学正式开学,阳光也像小孩子一样撒欢儿了。新浪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