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20年风雨兼程“硬”东软

10.07.2015  18:07

  “凡是与东软有过接触的人,都会感受到东软和东软人身上有着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质,那就是专注、稳健、低调。”王楠的开场白很直接,她说,3个人、3万元经费、3台286电脑和一间半教室,就是东软开始创业的全部家当。

  王楠加入东软整整20年,她亲身经历了东软在创业初期那段最艰难的岁月,也亲眼见证了东软由小到大、不断创新和转变的发展历程。

   创业:在破课桌上“抢单”

  当年,东软与第一个客户,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谈判时,因为条件简陋,囊中羞涩,只能临时将四张课桌拼在一起,再蒙上一块红色的绒布窗帘当谈判桌。谈判结束送走客人后,窗帘布撤掉了,一位日本代表因为遗落了东西突然返回教室时,看到破旧的课桌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客户被创业者们的真诚、热情、活跃的精神以及超前的技术所感动,最终达成了合作,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最初,东软为国际客户做汽车电子项目时,客户问:“你们开过车吗?”事实是大家连车都没碰过,更别提研发经验了,只能向客户保证,会学习、会努力做好。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大家曾经研发的一个项目在交付期临近时,还有上千个Bug消不掉,急得焦头烂额,没日没夜地进行修复。就是这样,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一点点成长,从最初用诚意感动客户,到现在凭借着技术实力得到了客户的信赖和认可。

  转型:让东软不再软

  最初,东软也想做软件产品,成为中国的微软。但是辛辛苦苦研发出的第一款产品被盗版后大家才意识到,在中国当时的国情下,做软件产品不现实。所以,东软开始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转型做系统集成商。2000年前后,大量软件企业进军信息化市场,导致利润大幅下降。东软提前布局,再次转型,加快以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为核心的国际化进程,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平衡发展。

  变,是东软永恒的主题。创业者会不断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否定和颠覆自己。正是因为这样,东软才能够在危机到来之前做好准备,一次又一次地平安走过。

  2008年,全球正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东软逆水行舟,开始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使东软的汽车电子、移动终端和医疗设备等业务在北美、南美、欧洲、中东和东南亚全面登陆。2011年,东软整合在医疗设备、医院信息化、社保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成立东软熙康……

   辉煌:业务遍及全球

  如今,在金融行业,有23万名银行员工在使用东软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电信行业,有1.15亿人通过东软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支付话费,2亿用户通过东软的短信增值业务系统发送短信;东软为4亿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为4亿人提供电费支付服务;在东软的公共安全数据库中,全国13亿人的数据被完整存储并运行着……

  经历了五次重大转型,今天的东软,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在6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研发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王楠也由一个普通创业者变成了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身为创业者。王楠曾经受挫想退缩过,曾经累到想放弃过,她说这种念头总是稍纵即逝,每当回忆起与东软一起成长的日日夜夜,都会觉得无怨无悔。因为东软的历史承载着她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东软的辉煌映衬出她的执著和拼搏,也许这就是创业者最大的收获。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崔扶尧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