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际背景下我国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3BAK15B00)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项目以提升我国碳排放核查的标准化水平,引领我国低碳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创新发展,支撑我国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为目标,开展电力、钢铁、建材、化工、水运5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关键技术和低碳产品认证认可关键研究并开展示范应用。项目共研制国家/行业标准14项,制定认证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8项,提出5个重点行业的碳排放先进值或基准值,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及数据库14套,建立培训及检测示范基地5家,完成试点示范65家,撰写著作8部,发表论文30篇,形成各类研究报告41份,培训碳排放核查专业技术人员379人次。 项目研究实现了“构建我国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体系”、“建立关键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低碳产品认证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等多项技术创新,解决了核查方法一致性、核查结果准确性以及核查成本经济性问题,完成的1+n的碳排放核查技术体系及系列认证行业标准,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提供了支撑。项目针对陶瓷砖/板、轮胎、纺织品等开展的低碳产品认证研究,支撑了国家第二批低碳产品认证目录发布。以项目研究为支撑,在2014年利马和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成功举办“中国低碳制度建设”和“中国MRV体系建设”主题边会,宣传了中国认证认可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制度建设和研究成果。项目研究期间对6个行业229家企业开展技术验证及试点核查,试点企业覆盖了除西藏和台湾之外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实现68491万tCO2排放量的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