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葬在兴城 海外博物馆展出其子嗣之墓

12.04.2017  09:59

  本报3月8日《一块横额让康熙改变祭祖行程》的报道引发热议,有读者爆料称祖大寿墓正在海外博物馆展出。

  4月5日,记者在另一位读者的指导下,在兴城文庙的碑林中见到了祖大寿残碑。

  祖大寿的墓究竟是在兴城还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兴城“祖家坟”曾是禁地

  祖大寿葬于何处?记者请教了兴城地方史专家、葫芦岛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恺新。张恺新说:“前些年,我也在网上看到了祖大寿墓陈列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的消息。从照片上看,那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墓葬,在坟冢前有石供桌,墓道上有一对石门,两旁并列着石刻骆驼和文武石人。当时我感到非常的惊讶和疑惑,因为我从事文史工作以来,从未听说过中国古代官员的墓葬被搬迁到海外展览和收藏,更何况‘墓主’还是葫芦岛的历史名人祖大寿,这真是不可思议。

  兴城是祖大寿的故乡,是明末清初辽东军事集团“祖家军”的兴起之地。祖家在兴城的遗迹除了知名度甚高的两座“祖氏石坊”之外,还有位于古城南二街的白衣庵遗址,是祖大寿夫人左氏所建的敬佛场所,现已毁坏;而兴城城西的“祖家坟”一直被认定是祖氏家族墓地,其中就包括祖大寿墓,这在兴城地方史志中也有记载。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祖家坟”只是一个地名,故址在兴城市宁远街道西一村,地处城乡接合部,隔着铁道与大佟屯村相望。

  在兴城上了年纪的老人心中,“祖家坟”充满神秘色彩。几百年来,“祖家坟”保持着威严肃穆,直到清末民初,仍是普通百姓的“禁区”,不敢轻易踏入。

  在原“祖家坟”附近采访时,祖氏家族后人祖兴彪表示,“祖家坟”以祖大寿的坟丘为主,虽然临近河边,但从未被淹。所以在民间有“大水冲得了佟家屯,冲不了祖家坟”的俗语。不过在当地也有传说祖大寿并没有葬在祖氏家族墓地中,其真身埋在了兴城西园子。

  北京“祖家坟”也和祖大寿有关

  张恺新告诉记者,海外的“祖大寿墓”不可能是从兴城移去的。因为搬迁祖大寿墓在兴城这座小城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可能没有记载。况且,还有健在者亲眼看见过祖大寿墓碑和石供桌。

  目击者叫赵序初,现已将近百岁,是一位书法家。张恺新告诉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赵序初在兴城西河岸边的“祖家坟”附近迷路了,他无意间看见一块石碑上有几个字“精奇尼哈祖大寿之灵”。

  张恺新说:“精奇尼哈应为精奇尼哈番,是满语子爵的意思,清初祖大寿的爵位就是子爵,可见上世纪50年代时祖大寿墓还在兴城。

  为弄清海外博物馆展出的“祖大寿墓”来历,张恺新联系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并在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实习过的历史教授许进雄博士。

  许进雄说:“博物馆中陈列的祖大寿墓是英籍皮货商克拉虎于1919年在北京市丰台区铁匠营购买的。1920年,克拉虎再次在铁匠营买下祖大寿墓冢上的石雕壁并运到加拿大。

  该博物馆网站的介绍中也证实了许进雄的说法。

  既然海外博物馆的“祖大寿墓”是1919年时从北京买来的,但是上世纪50年代时有人看到祖大寿墓还在兴城,并不在北京,那么他们当时买的是谁的墓呢?难道说祖大寿的墓地不止一处?

  张恺新说:“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官显贵,经常建‘假墓’‘疑墓’。有的官员有意建衣冠冢,祖大寿有两处墓葬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且祖大寿随清军入关后定居北京,1656年在北京去世。祖大寿如果在兴城祖坟之外修建墓地,北京当为首选。

  记者在地图上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有一处名叫“祖家坟”的地方。据北京市海淀区文物管理所的文物专家阎先生介绍,这里曾是祖大寿家族的墓地,现也仅存其名,但究竟埋葬了祖家的何人,由于墓碑早已被毁,无从考证。而海外博物馆展出的“祖大寿墓”也许就是从北京这个“祖家坟”移去的。

  谕赐祖大寿祭文碑成为铁证

  张恺新说:“2013年7月,在兴城西河岸边原 ‘祖家坟’附近发现祖大寿祭文碑(即墓碑),祖大寿墓葬之谜才解开。

  据介绍,祖大寿祭文碑是当地村民发现的。村民先是发现了一些较大的碎石块,其中有类似龟状的石头,后来又发现了刻字的石碑。当地文管所工作人员共找到了20多块墓碑残件,其中包括龙首碑额、石香炉、碑座等。

  张恺新说:“根据 《祖氏家谱》的记载,兴城西河岸边发现的石碑残件,应是祖大寿墓前的谕赐祭文碑,其碑面竖刻文字6行共计81字。同时,这块祭文碑的发现也印证了 《兴城县志》的记载。据记载,祖大寿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降清,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归葬故里宁远城西祖家坟。祖大寿病故后,顺治十五年(1658年)八月十五日,顺治皇帝派遣永平(今河北省卢龙县)知府罗廷屿到宁远为祖大寿墓立碑镌文谕祭。碑文内容夸祖大寿 ‘持身敬慎,秉性成老’。

  在兴城文庙,记者看到了祭文碑的残件,发现其用料质地优良,最小的残件也有百余公斤。在个别残件上还有清晰的精致花纹,其中一块残碑上“祖大寿”三个字格外引人注目。

  张恺新说:“如果将这块祭文碑复原,至少有3米高,其重量也要超过2吨,清朝刻制这样的巨型祭文碑规格算相当高,可见对祖大寿的重视。尽管目前碑文尚缺字,但大部分碑件的出土也为破解祖大寿墓葬之谜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考古实物。由此可见,祖大寿确实是葬在了兴城的‘祖家坟’,这次的发现与《祖氏家谱》和《兴城县志》的记载完全吻合。

  海外博物馆展出的是祖大寿子嗣之墓

  祖大寿既然葬在兴城,那么漂洋过海的墓又是谁的呢?

  张恺新说:“目前,没有任何文字资料记载祖大寿葬于北京。而异国的‘祖大寿墓’除了后来修的墓穹是复制品外,其它全部都是真品,除地宫和尸骨没有搬过去外,其余的基本维持原貌,然而博物馆中没有该墓葬的墓碑和墓志铭,无法证明墓主人的身份。

  对家族历史颇有研究的祖大寿家族旁系后代祖晓成告诉记者,祖泽润是祖大寿名义上的长子,实际是从族侄中过继的,清初也被封为子爵,据记载,他的墓葬在北京清河永泰村(今北京市海淀区); 而祖泽溥是祖大寿的亲生长子,康熙年间担任福建总督,也是一品高官,前些年他的墓志出土于北京市丰台区铁匠营。

  张恺新表示,海外博物馆陈列的“祖大寿墓”,墓主人是祖泽润或祖泽溥都有可能,但目前还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个儿子的墓。而100年前当文物贩子将墓葬卖给外国人时,可能是为了提高卖价,便借用了祖大寿这个历史名人的招牌。

  资料

  祖大寿

  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

  祖家于明宣德年间奉命镇守宁远卫(今兴城古城),渐渐成为当地望族,前后九代,武将辈出,官至将军的有38人,位至一品的有11人。虽然祖大寿后来降清,但在明代中后期的200余年间“祖家军”一直是镇守辽东的明军主力,为拱卫关外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王岩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