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勾画出我省发展战略蓝图

25.08.2015  10:45

  如何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让辽宁成为全国乃至东北亚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区域?刚刚出台的《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给出了答案。这份8000余字的方案,详细勾画出未来五年我省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蓝图。

  实施方案明确八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设产业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创新平台,总计达到200个,开展200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重点企业,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及自动化生产线、核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5条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为牵引,重点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IC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光科技、海洋工程装备、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资源利用等11条产业链,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产品,扩大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条。

  全力促进现代农业创新提升,通过实施农业种子创新工程、强化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推进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重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加强科技服务基础条件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大型仪器每年完成共享服务6000次。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建设集成科技中介、技术转移、管理咨询、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培育100家科技服务骨干企业和机构。进一步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创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全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十三五”期间,新认定省级科普基地100家,力争到2020年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8%。

  为了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实施方案提出了5方面共15项具体措施。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 “两院十校”合作,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在辽宁落地并实现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到2020年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达到70家,省级及以上大学科技园达到20个,省级及以上技术转移中心达到50个。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力争到2020年,培养科技创新杰出人才10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50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00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00人。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开展“创新券”工作,通过事后补助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主动购买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