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选3科计入高招总成绩

17.12.2014  16:34

  教育部16日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根据实施意见,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高考成绩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当中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上海、浙江已于今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17年整体实施。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高考改革方案进一步细化。高考改革将在2017年全面推进,但辽宁的高考改革何时正式实施还要等待辽宁具体方案的公布。

   解读高考“选考”科目解答八大疑问

   疑问1

   哪些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

  答:三科必考加三科自选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

   疑问2

   这些科目何时考?

  答:分散在高中三年

  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之所以将各考试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是为防止学校突击考试、过早结束非高考课程,过多安排时间准备高考科目。

   疑问3

   “选考”的三科选哪科有啥说道?

  答:要看高校招生时要求

  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不单纯是选最高分的成绩。

   疑问4

   “选考”科目选了又后悔咋办?

  答:将提供换科机会

  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疑问5

   “选考”3科为啥以等级呈现?

  答:等级制淡化差距避免“分分计较”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个科目以等级呈现,由高到低为A、B、C、D、E。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柯政表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并按考生比例来划分等级,是综合各方考虑之后的一个合理选择。《意见》有利于淡化“分分计较”。在广大学生(家长)和公众的眼里,硬要把91和92分的学生区别开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害怕自己差1分而导致命运悬殊,所以每个学生都被迫在考试中分分必争,这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教学压力过大。所以,在这一轮考试招生改革中,国家很早就提出,要淡化“分分计较”。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成为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等级越多区分度越大。而等级过多,会与淡化“分分计较”的诉求相冲突,所以,《意见》对等级呈现成绩提出了原则意见,即一般分为ABCDE五个等级,并规定了各等级的人群比例。这比现有许多省市学业水平考试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明显增加了区分度。操作过程中,实行高考(课程)综合改革的省份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在五个等级中再细分档次,方便评价和招生录取使用。

   疑问6

   高考“选考”科目会增加难度吗?

  答:专家推测不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组成员、教育体制改革专题组组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孙绵涛认为,学业水平测试不会增加难度,测试内容仍将侧重基础知识。在考试科目安排上,将根据科目学时进行安排,比如哪一些科目是在高一时就能全部学完,就会安排该科目先进行考试,以此类推。也就是实现了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另外,因为每名考生都将面对“六选三”的选择,未来高中走班制将成为一种常态,考生会因为增加科目考试机会而减轻高考压力。

   疑问7

   “一门一清”如何保证学生不丢基础?

  答:将有措施防止集中突击考试

  有家长和老师追问,“一门一清”会不会导致高三一年学生就只学语数外三科,其他的不学了?

  考试次数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性,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一旦学生在1月份参加完某科考试,并且对成绩十分满意,难道以后就放弃学该科了?

  根据改革要求,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必修和选修内容学完后参加考试。其他科目学完必修即可考试。专家指出,为防止高三学生只学语数外,今后辽宁的改革中很可能要求学校合理确定每个年级特别是高三年级的授课数量,防止集中突击考试,提前结束课程。业内指出,如何让高校挑选出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这也将成为我省高考改革方案更应该注意的方面。

   疑问8

   如何保证“选考”成绩公平公正可信?

  答:将跟高考一样严格

  为确保考试成绩可信可用,《意见》重点强化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考试的权威性。二是由省级专业命题机构依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命题,加快题库建设,确保命题的专业化。三是按照统一标准设置考点、考场,加强阅卷工作管理,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四是建立关于安全保密、违规处理等方面的制度,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考试安全。

   新政将带来哪些变化

   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要确定自己大学要学什么

  按照新的高考改革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规划人生。教育部将制订印发《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提高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能力。

   学校实行走班教学

  教育部表示,为适应学业水平考试带来的变化,各地要全面推进高中教学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合理编班,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

  今年初,沈阳市启动了普通高中必修课走班教学改革,采取单科先行、滚动发展的方式逐步推进。目前,已有14所高中开展了走班教学,分层、分类设置课程。沈城高中生进入了课程“私人定制”的新时代。

   考试科目没减少该学的还得学

  在高考改革的话题讨论中,一直有“减少考试科目”、“选考”的说法。对此,学生千万不要理解错了,考试科目并没有减少,只是不同科目考试的形式,以及在高校招生时选取考生成绩的方式变化了。所以,该学的还得学,改革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不等于不学了。

  辽宁自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但今年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及配套方案中所涉及的学业水平考试内容,较之辽宁先行的学业水平考试有了很多变化。为了清晰展现高考改革新政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细节,本报记者对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现状和新政亮点进行了梳理。

   考试科目

   辽宁现状:考试共10科

  考试科目为语文(包括民族语文、汉语文)、数学、外语(包括英、日、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个科目。各科满分均为1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外语不含听力)考试时间分别为9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卷独立命题合场考试,考试时间共15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三卷独立命题合场考试,考试时间共150分钟;信息技术考试时间为50分钟。

   新政趋势:考试及其他形式共13科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等级划分

   辽宁现状:按等级划分为四档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各科考试成绩等级计算方法:100~90分为A级,89~75分为B级,74~60分为C级,59分及以下为D级。考查科目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新政趋势:等级划分为五档

  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

   考试时间

  辽宁现状:自2012年起,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定为每年3月份。新政趋势: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考试次数

  辽宁现状:有考试不合格科目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学业水平考试。

  新政趋势: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考试用途

   辽宁现状:是高校录取的参考

  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评价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又是考核学生修业是否达到课程方案规定的毕业要求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参考依据。

  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为D等级、考查科目成绩为不合格者,允许参加下一年的考试,参加下一年考试考生的考试科目成绩记录不得超过B级(含B级),考查科目参加下一年考试通过后,成绩记为合格。

   新政趋势:有三个主要作用

  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2.要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具体要求和使用办法由各省(区、市)及高校确定。

  3.学生跨省(区、市)转学时,应由转出地省级主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接受学生的省(区、市)对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使用的科目等级成绩进行具体转换确定。

   学业水平考试纳入自主招生将成趋势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高考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今年,东北大学在全省率先进行试点,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自主招生的录取依据。

  东北大学综合评价录取的分数构成一共分为三部分。一是高考分数,共750分;二是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分数,共300分;三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满分50分,约占总分1100分的5%。折算方法为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信10个考试科目全A计50分,每减少一个A,减去1分。

  相关科目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视为该科没达到A。比如复读两年的考生,各科均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那么该学生每科可以得到4分。

  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学业水平考试逐年的完善,未来这部分成绩的占比还会有所提高,有可能将占到总分的10%。目前,全国范围内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录取依据的院校并不多,其中今年浙江大学的考前自主招生采用了这种方式,学业水平考试占比10%。

   相关新闻

   志愿服务次数和时间将影响综合素质评价

  昨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高考改革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综合素质评价将对高考录取产生怎样的影响。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各省制定具体要求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提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报教育部备案。要统一高中生综合素质档案基本格式,建立电子化管理平台,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为招生录取工作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评价内容包括啥?志愿服务次数和时间将影响综合素质评价

  《意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明确了每个方面的考查重点。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如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的情况。再如在艺术素养方面,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如何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信?评价材料必须公示

  在评价内容上,特别强调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情况及其成果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内容可考查、可比较、可分析。

  在评价程序上,突出写实记录、公示审核等,要求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并以事实材料为佐证,做到有据可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在学校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审核并签字。学校最后审核把关。

  建立健全四项监督制度,即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兰晓玉徐月姣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
辽博下月全面开馆 四个专题展将饱您眼福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辽宁省Syd.Com.Cn
今年以来和平区超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徐月姣报道今日是Syd.Com.Cn
电表走得不准 可申请检测并现场见证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觉得电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