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阳:积极创新扶贫机制努力实现精准脱贫
通过认真细致入户调查、核实、确认,辽阳县山区乡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80元的共有3757户、11935人。其中,因病致贫有557户、1588人;因学致贫有428户、1482人;因无劳动力致贫有601户、1625人;因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致贫有2171户、7240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县着力实施专项扶贫,大力开展行业扶贫,积极推进社会扶贫,努力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一、着力实施专项扶贫
(一)实施互助式扶贫。加强领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政策宣传到位,互助式扶贫在规范中运行。加强互助社的组织建设,完善实施方案,坚持“国有、民管、民用、民受益”原则,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互助式资金循环使用、互助社高效安全运行。2014年,在7个村开展互助社试点,投入互助资金245万元。2015年,投入互助资金910万元,新建互助社14个,有效地缓解贫困户融资难的问题。
(二)实施小额信贷扶贫。面向全县山区乡镇77个行政村,全面实施小额信贷扶贫。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信贷户,工作重点是帮助2171户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确保政策宣传到户、精准识别到户、确定项目到户、跟踪服务到户,做到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财政投入贴息资金420万元,贴息率为5%,预计发放贷款7000万元。
(三)实施产业化扶贫。巩固提高产业化扶贫成果,壮大龙头企业扶贫功能。依靠订单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技术服务引领,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培育新型扶贫产业,发展特色农业。2015年,利用县财政配套资金,培植扶贫产业项目18个,带动农户540户,预计每户增收4000元以上。
(四)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积极争取上级培训专项资金,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下达任务。开展订单培训,打造专业品牌。加强基地管理,保证培训质量。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培训效果。完善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确保完成500人的培训任务,充分发挥扶贫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大力开展行业扶贫
(一)村屯道路畅通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农村公路补助资金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结合村镇行政区划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支持贫困村乡村道路建设、道路养护和中小型危桥改造,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2015年完成道路建设180公里。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15年,加大山区饮水安全支持力度,优先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河道整治率达到70%以上。
(三)危房改造工作。建立和完善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档案管理系统,继续加大对贫困村倾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县级配套资金,鼓励个人自筹资金,解决贫困户危房改造问题。2015年完成30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使贫困户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特色产业增收工作。积极开展招商,大力引资引智,建立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示范基地。2015年完成市、县两级示范项目22个,其中市级示范项目12个,县级示范项目10个。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产业链条,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
(五)教育扶贫工作。调整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保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8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六)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沟域旅游、民族(民俗)风情优势、农业休闲旅游等模式,带动贫困农户致富。2015年扶持6个乡村旅游点作为示范点。
(七)生态和人文环境组织工作。争取上级环境整治资金,利用各项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全县15个乡镇,199个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好、管理好。
(八)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把山区乡镇的标准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好,2015年新建标准卫生院4个。
(九)文化体育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善贫困地区三室建设和文化广场建设。新“三室”建设村20个,文化广场19个,2015年完成40%以上。
(十)农村信息化工作。提高贫困地区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接入率达到100%,实现自然村全部通宽带。
三、积极推进社会扶贫
(一)继续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2015年,将山区乡镇39个行政村列入定点扶贫帮扶村,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任务和职责,积极开展“1+1”帮扶。
(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兴建基地,带动贫困地区发展。鼓励有专业技术并且愿意致力于扶贫事业的人士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鼓励扶贫志愿者到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各类扶贫济困活动。
(三)继续开展对口帮扶。在资金支持、项目合作、产业发展、干部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乡、包村制度,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村,部门领导和干部包村、包户,乡村干部包户、包项目三级干部包保责任制。
(五)努力营造社会扶贫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对在扶贫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帮扶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专题宣传。
(六)扎实做好驻村工作队工作。县委已下发文件,对39个贫困村每村安排第一书记1名、队长1名,县乡镇干部2名,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四、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有针对性的解决致贫问题
(一)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积极开展大病救助救助,成立“扶贫基金会”,实施医疗救助,解决因病致贫的557户、1588人的脱贫问题。
(二)解决因学致贫问题。通过“慈善总会”、“企业家协会”开展爱心资助,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学校等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因学致贫的428户、1482人的脱贫问题。
(三)解决因无劳动力致贫问题。通过民政部门调查核实,乡镇、村确认,扩大低保面,对符合低保标准达到应保尽保,解决因无劳动能力、符合低保标准的601户、1625人的脱贫问题。
在扶贫开发工作,辽阳县将切实做到“四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推进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确保2015年减贫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