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妇联:积极引导女企业家关注服务民生

06.05.2015  19:19
  近年来,本溪市妇联立足社会民生,不断创新促进女企业家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女企业家自觉投身到关系妇女群众利益的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中。

  一、拓展培训渠道,激发女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意识。改变过去以会代训、内容单一的培训方式,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百姓民生、政策形势分析等全方位的素质培训发展。依托市委党校、中华女子学院等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典型教育、外出考察、座谈研讨等方式,举办高层次女性人才培训班5期,开展各类讲座10余次,培训750人次,推荐表彰优秀女企业家100余人,切实提高了女企业家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本溪市鹤腾铁塑制品厂厂长朱桂兰正是通过市妇联搭建的培训和活动平台,自身综合素质和政治责任得到全面提升,眼界和思路逐步拓宽,在全力经营发展好自身企业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累计资助弱势群体近80万元,由一名普通妇女创业者成长为全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市“十大女杰” 、省“巾帼创业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

  二、转变工作方式,增强女企业家服务社会民生的内在动力。积极转变以往以会议为主的活动方式,采取实地考察、调研走访的形式,组织女企业家深入基层一线,了解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亲身感受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关怀,引导她们主动投身到关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社会民生的大局上来。女企业家唐华在参与市妇联“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中,目睹了溪湖区残疾无房的贫困妇女吴淑荣家的情形后,主动帮助其解决建房所用的水泥、钢筋、沙子等建筑材料,实现了吴淑荣“有所居”的愿望;女企业家万春颖得知留守儿童伙食标准低、学习生活条件差等情况后,自愿捐款2万元用于改善留守儿童午餐,并组织全体员工捐赠了446个书包、300件衣物以及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看到农村单亲贫困母亲虽然搬进新居,但还是面临生活困难的状况,女企业家们亲自送去衣物、棉被、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救助金,使她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三、助推作用发挥,引领女企业家服务妇女发展的行动自觉。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不断推动女企业家由过去的被动提供服务向自觉主动服务转变,让关注民生、服务妇女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明珠国旅总经理赵爱东主动申请在自己企业建立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指导,扶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现已培训女大学生5000余人次,促成女大学生创业90余人,先后安置女大学生就业500余人;手工制品创业带头人孙笑丹,主动与各级妇联联系,深入到社区开展绢花制作免费培训,累计培训妇女6000余人,安置女工400余人,签订居家加工绢花协议的女工1000余人,孙笑丹也从单纯的手工制品能手发展壮大为拥有1家总厂、4家分厂的女企业家,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