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伦理与道德精神的核心价值

22.03.2016  12:34

  税收文化建设以人为本,首先要搞好税收人文伦理和道德建设,逐步形成诚信的风气。
  现代税收伦理和道德精神是由现代税收的本质决定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法规,由征税人即税务机关依法诚信征税,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在法律法规面前,征税人与纳税人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税收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和价值规律等客观经济规律,同时必须遵循契约精神和伦理道德原则。否则,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运行,经济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当前客观形势更加要求现代税收必须遵循和弘扬诚信的人文伦理和道德精神。
  税收精神存在表面化、碎片化和口号化倾向
  诚信是基本的道德准则。人言为信,言必信,行必果,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这就是诚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不但是纳税人和征税人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伦理道德和准则,而且是纳税人与征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伦理道德和准则。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我国,逐步形成诚信的人文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首先要靠公民个人加强自我教育和自身修养,同时要靠社会加强法治。
  现在,各地税务机关提出了许多治税思想和价值观,如法治、公平、规范、效率、创新、和谐、尽责和忠诚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概念和名目过多,很容易让人不得要领。而且每个省的提法不一样,同一个省、不同城市的提法不一样,同一个城市国税和地税提法不一样,如有“国税精神”和“地税精神”等。税收精神即税收伦理和道德的论述,出现表面化、碎片化和口号化倾向。
  现代税收伦理和道德精神,与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有关系,但又不同于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本身。税收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范畴。税收精神即税收伦理和道德高于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是税收的灵魂和精神信仰,属于伦理学和哲学的范畴。公平、适度、法治、效率等是税收理论原则,规范、和谐、创新、尽责等是税收执法管理和税务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这些与税收伦理和道德精神有一定的联系,但又远远不是现代税收的伦理和道德精神。
  认知、秉持并践行现代税收的诚信精神
  我们不但要对征税人而且要对纳税人和全社会宣传和弘扬现代税收诚信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纳税人和征税人对税收都应该有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税务人员作为公务员从事税收工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为国聚财,依法治税,对于自己的税务岗位更加要有崇敬之心和敬畏之心。岗位就是责任,责任就是使命,社会、民族、国家和历史的神圣使命就是信仰。为此,我们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自觉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从而大幅度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性指标考核、检查、督察和文山会海,并大幅度减轻下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人员的负担,降低税务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率。
  诚信作为纳税人的税收伦理和道德精神,基本要求是:诚信生产经营、诚信记账、诚信纳税和税法遵从。是否遵从税法,是纳税人是否践行税收伦理道德即诚信精神的试金石。媒体应当重点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纳税人,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的风气,从而极大地降低税收社会成本和风险,特别是税务行政成本和风险。一些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也就用不着多此一举,与税务系统额外再签什么税法遵从协议。
  诚信作为征税人的税收伦理和道德精神,基本要求是:依法诚信核定税基、税率和税额,依法诚信实施减免税和税收政策优惠,依法诚信实施纳税服务、税源管理以及税收征收、评估和稽查管理。同时,依法诚信实施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机关还要加强税务人员以及纳税人的人文伦理道德特别是诚信精神的教育、培训和感化。真诚、忠诚、诚善与诚信是同义词,认知、秉持并践行现代税收的诚信精神,实际上就是对国家法律包括税法的忠诚;对国家法律包括税法的忠诚,就是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就是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忠诚。无论征税人还是纳税人,我们每天都要不断反省自己,首先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学习、传承和弘扬现代税收诚信的伦理和道德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