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稳中提质 大连经济连续五个季度回暖

10.08.2016  13:36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摆脱“速度情结”,以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3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增速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较大下行压力,大连市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全市经济增长率自去年一季度触底以来持续反弹,连续五个季度回暖,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稳增长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上半年,大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3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增速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位。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6%,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4.7:40.8:5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消费动能显著增强。新批外资项目101个,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增长4.9%。实现进出口总额247.8亿美元,降幅低于全国4.1个百分点,降幅逐月收窄、前低后高的态势基本形成。

  数字稳步增长的背后,体现了大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摆脱“速度情结”,以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沿着这一发展路径,大连市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工业运行提速增效。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由去年同期的-5%回升至5.5%。传统行业的石化、冶金和船舶工业分别增长13.7%、6.5%和2.9%;新兴行业的汽车、电子和医药分别增长11%、6.9%和67%。工业企业利润实现恢复性增长,工业经济实现了存量和增量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同时,大连市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结构向高端调整的趋势更加明显。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二、三产业增速差距缩小,第二产业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39.1%,第三产业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增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58.5%。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工业内部创新升级加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2.7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与网上销售及互联网金融紧密相关的电信业务总量和保险业保费收入,分别实现了52.3%和34.2%的高增长。

  围绕转换发展动力的战略决策,大连市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各领域各环节,极大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市场活力空前迸发。上半年新登记企业高达17405户,增长19.7%,平均每天设立企业近100户,注册资本1954.1亿元,增长127.1%,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经济持续回暖,保障民生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上半年,大连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比重达76.7%;就业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4%;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