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反水成“顽疾”何时能根治
中山路环路车站前积水严重-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范崇妹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范崇妹) 眼看着反粪水10多天没人管,冻成的冰块都要高过马路牙子了,家在和平区中山路的热心市民丁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
20米长积水带“挡路”,乘客在车站外候车
昨日15时许,记者来到中山路北侧的环路终点站处。在站台的马路牙子下面,有一条20多米长的积水带,黄色的污水结上了一层冰,被来往的车辆压碎后,碎冰块堆积起来眼看就要高过马路牙子。
该车站共有4趟公交车在此停靠,10多名乘客正在等车。但由于冰水的阻挡,在车站位置根本难以停车,乘客们只能聚集在车站外等候。
“反臭水断断续续存在两年,影响生意”
记者走访了几家附近的门市,一位门市的店主表示:“这块窨井反水已经是‘老毛病’了,这一片的窨井都有这毛病,而这次造成积水的情况也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
该店主介绍,从两年前重新修路以来,就一直存在反水问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一次,修了以后还堵,冬天的时候滑,夏天的时候臭,不仅影响心情,还影响生意。
区城管局工作人员:是顽疾,难解决
和平区城管局市政科的工作人员丁先生证实了该地区反水“修复难”的问题。丁先生告诉记者,其实两天前接到投诉后就已经去现场疏通了,现在的积水应该是又堵了造成的。
“我们会立即派人过去疏通清理;但是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想要彻底解决挺难。”丁先生说。
为什么会如此反复堵塞?
丁先生介绍,主要问题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该路段新修路以后,错将排污管线接到了雨水井中,雨水井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水量;
二是这一地区都是老旧房屋管道,特别细,容易堵;
三是由于地处商业街,很多原本的住宅都改成了饭店等,排污量加大,管道承载不了。
对于如何解决,丁先生称目前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只能开春天气变暖后看看能不能重新规划。“其实重新规划也有难度,由于附近有地下商业街,井口附近全是电缆,所以能不能改还得具体研究,我们只能说尽力。”丁先生说。
市民声音:“修好后一两天,又是那个样”
当记者询问附近市民反水多长时间时,市民赵女士表示:“感觉就从来没好过,修好后一两天,又是那个样。”
刘女士:“出行什么的倒是觉得没什么太大影响,但是这么繁华的地方这么一摊臭水,感觉有点不太好看吧。”
丁先生:“我觉着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挺危险的,要么就得开到冰上,要么就得和机动车抢道。”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段智华于芷懿实习生崔佰丽佟帆吴子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