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第一书记”为民办实事1500件
核心提示
铁岭从市直机关选派30名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来,围绕“管大事、办实事、解难事、抓利长远的事”,“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后进村党组织转化升级。
初步统计,一年来,“第一书记”累计帮助薄弱村增加经济收入1800余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00多件。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让任职村变了模样。
通往镇里4.2公里的“搓衣板路”变成了高标准的水泥路,扩建后的文化广场焕然一新,安装健身器材、修建垃圾池、发展农业致富项目……铁岭市委组织部的李晓强任调兵山市晓南镇宋荒地村“第一书记”仅一年,这个后进村就变了模样。
宋荒地村的变化,只是铁岭选派“第一书记”助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去年,铁岭从市直机关选派30名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们围绕“管大事、办实事、解难事、抓利长远的事”,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后进村党组织转化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设不走的坚强党支部。 “第一书记”们深知,驻村任职时间就一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抓班子带队伍,制定村干部岗位职责、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培养后备力量,做好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关注村干部及党员素质提升,组织集中培训、外出学习;致力依法建制,健全完善村“两委”议事等工作制度,增强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立足村情,富民强村。帮助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上致富项目。开原市中固镇梁家台村“第一书记”刘宇上任后,积极帮助村集体和农户发展苗木产业,相继建立了梁家台村苗木花卉销售网站、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不仅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苗木销售渠道,更促进了苗木种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初步统计,过去一年,铁岭“第一书记”累计帮助薄弱村增加经济收入1800余万元。
关注民生难点问题。 “第一书记”们上岗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争取扶持项目,为薄弱村群众办好事实事。昌图县老城镇长青村“第一书记”邢志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为村里建设了综合活动室、休闲文化广场,铺设了水泥路面,修建了田间作业桥。一年时间里,全市“第一书记”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00多件,协调资金、物资价值3400余万元,新修村路300多公里,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余个,组织义诊活动50多次。
塑造和谐民风,丰富精神生活。为加强软弱涣散村的精神文明建设,30名“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利用农闲业余时间,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开展广场歌舞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西丰县郜家店镇荣安村“第一书记”刘立前,帮助村里下辖的3个屯组建了秧歌队,并组织进行表演、比赛,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几乎成了全村最热闹的事儿。
向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使机关干部经受了艰苦环境的历练,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使他们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用真情和付出,“第一书记”不仅换来了任职村面貌的巨大变化,更收获了个人的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