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选择:读书报国!

30.10.2015  13:10

  三鉴:读书报国 坚守情怀

  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他的人生的理想,不用说,也应该超乎功利以上。

  ——朱自清

   【察史】

   第一选择:读书报国!

  读书是为什么?

  70年前,东北中山中学师生给出的回答可能有千万种,可有一种始终排第一位:读书报国。这跟流亡抗战经历有关。1934年3月26日至1946年12月底,从北平创校“解决东北流亡学生就学与生活问题,保护和培植东北的爱国力量”,到苏、湘、桂、黔、蜀数省大迁徙,再到北归沈阳,东北中山中学师生弦歌不辍的精神支撑便是:抗日救亡,返乡建国。

  东北中山中学师生行走在桂林到怀远的公路上

   校歌是渗透心灵的教育

  “音乐一科,为陶冶青年儿童身心之主要科目,自古列为六艺之一。”当时,为大中小学撰写校歌的多是著名学者文人,为东北中山中学撰写校歌的便是国文老师郝泠若,是与曹禺、吴组缃齐名的“清华诗人”。而校歌诞生背景是:在隆隆的炮声、枪声中,有人情绪消极,觉得复土无望。此时需要一种载体鼓士气、聚人心。校歌便是承担了这样的使命,也是“读书报国”的最生动表述。

   唯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

  原北京第一机床厂总机械师、93岁的赵德本说:“中山中学板桥总校有个池塘,池塘的阳坡有用红砖砌成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八个大字。我入学时,老师在这里讲这八个字的故事,说总有一天,我们将赶走日寇、收复失地,打回东北老家去……正说着呢,日本飞机来了,防空警报也响起来。大家谁都没有动,老师坚持讲,同学继续听,没有一个人离开。”后来,郝泠若将这个典故写进了校歌——“唯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这个反抗暴秦的“时代宣言与预言”,恰与流亡师生们“心意相通”。

   学以知耻兮乃知方

  “学以知耻兮乃知方”。对这一句,校友杨钟謇解释说:“顾炎武是明末大儒,明亡后不肯仕清,在《与友人论学书》中说明亡主要原因是士大夫读书人之不明耻,所以他提倡‘知耻’,就是明辨是非,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绝不含糊,绝不妥协。一个人只要能知耻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就是‘知方’。”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现代音乐研究学者、校友翟黑山说:“校友年年聚会,年年同唱‘我来自北兮,回北方’。从少年青年唱过中年,现在已经唱到老年。至于唱得是否好听,词曲有无错误,似乎早已不太重要了。每当校歌响起,一股浓浓的情感油然而生,多少追思,几许乡愁,岂是他人所能感受?”

  在北京、江苏、湖南、四川等地,我们每到一处东北中山中学的流亡校址及有校友会的地方采访,最先听到的便是校友同唱的校歌,他们唱着唱着眼泪便流下来了。校歌的沧桑与凝重象征着一种精神、尊严、斗志和价值,与抗战有关,与爱国有关,更与每个人物个体的命运有关。惟愿这样的校歌越多越好,它是渗透心灵的教育。

 

   每堂课、每个学科都有“德育”

   国文课:首先是思想

  93岁的李曦沐当过国家测绘局局长。

  “我1936年从东北进关时,包袱里带了两本书,一本是《四书》,一本是《算术四则试题详解》。这很可以说明我当时可怜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李曦沐说,当时自己只知道张恨水这位鸳鸯蝴蝶派作家,却不知有鲁迅。“初一国文老师周以佐先生对我影响很大。特别是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时,他清早一上课就很悲痛地说:中国的高尔基鲁迅先生逝世了!这事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让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阅读进步的文艺著作。在这一点上,周以佐先生对我起了启蒙的作用。我们当时还是孩子,老师的言行无意中都可以对我们产生深刻的乃至终身的影响。”

   生物课:同样讲情怀

  1939年上半年,东北中山中学在广西怀远镇暂时复课3个月。学校正处湘桂黔蜀大迁徙途中,条件很艰苦,连桌椅板凳什么都没有。上课没有黑板。学生问:“还上课吗?”生物老师王虚中说:“上!”随后,他用粉笔在自己的大衣上画图示,说:“黑板就在我的胸前!”对这节没有黑板的生物课,同学们格外珍惜。多年以后,王虚中老师的大衣犹如在他们眼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还记得王虚中老师的另一件事:“哪里有垃圾他就捡起来,天天如此、处处如此,我们哪还好意思乱扔垃圾啊。”

   数学课:也有救国志

  在高22班学生熊大象记忆里,数学老师卢兴阶授课很受欢迎。

  “卢老师从不发火训学生,即使批评也很委婉。有一次上练习课,一名川籍女同学小声哼起了歌曲。卢老师当即吟唱了两句诗:‘蜀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女同学面愧,及时改正。他借用了唐诗《泊秦淮》里两句,只将‘商’改成了‘蜀’。卢老师虽然教数学,但有着很厚的古文功底。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不忘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他鼓励我们毕业后,要继续深造,走抗日救国之路。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下决心效法,也走教育救国之路。”熊大象考上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教过小学、中学,当了30多年的中学校长。

   英语课:苦读的力量

  杨星火,是著名军旅诗人、作家。

  她初到东北中山中学时是个“英语盲”,很自卑。英文老师傅茵波觉得她记忆力好,能学好英语,问她:“你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爱国者吗?”她说:“想!”傅茵波便为她借来一套《开明英语课本》,说:“你奋斗一年,把初中英语读完,最好你明年再读一年高一,你就会成为各科都优秀的学生了。”果然,一年后的一次小考,杨星火考了85分。“领到卷子时,我差点跳起来,想大喊一声‘老师万岁’。可是,我没有跳,也没有喊,只觉得两行热泪涌出来,滴在我那新发的罗斯福布衣服上。”杨星火在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一生献给了西藏建设,有“西藏的女儿”的美誉。她写的歌《叫我们怎么不歌唱》《一个妈妈的女儿》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作文课:做个有情人

  跟现在学生一样,70年前的学生也对作文很头疼。

  高27班学生黄东藩(丁耶)有过这样的头疼,可他后来成为首届中国满族文学奖最高奖项的获得者。他回忆:“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目为《雨天》的散文,全篇有3000字。郝老师删完,只剩两句话了,还给80分的高分。这两句话把这些无家可归的流亡青年衣裳单薄的情景写得很生动:秋雨绵绵,瑟瑟的秋风专向孩子们的衣襟破绽处吹……”

  “有一次,郝老师出个题目,叫‘萝卜、白菜、家乡……’。我不知如何下笔,眼看两堂作文课就要到点了,便写了几句牢骚。大意是写我们学校的坏伙食:‘面带菜色的八条汉子一上桌,便瞪着那四个小菜碟,第一碟是萝卜咸菜,第二碟是萝卜干,第三碟是萝卜条子,还有一碟是红萝卜菜,哪里还有什么白菜,至于家乡,那早就丢了……’发作文时,我坐在那就等着老师‘尅’了。可郝老师却给了不错的分数,说我写出了不满的心情。”郝泠若教写作文,要求写真人、真情。经此一课,丁耶早早悟到“作文先做人,写人先写情”的道理。作文课上的情感体验,有着如今任何一堂德育课都比不了的“功效”。

  “爱国,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也是做人的起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那么,其为人处世你能相信吗?”东北中山中学校友李梅林说。蔡元培则说:“学生如不爱国,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研究当年东北中山中学的德育,也许最值得今天的学校借鉴的是: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朱自清先生认为,“做人”是要逐渐培养的,不是可以按钟点教授的。他在《教育的信仰》中说:“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他的人生的理想,不用说,也应该超乎功利以上。所谓超乎功利以上,就是说,不但要做一个能干的,有用的人,并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教育者有了这样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人格,自然便能够潜移默化,‘如时雨化之’了;这其间也并无奥妙,只在日常言动间注意。但这个注意却不容易!”

 

  喜欢这张照片,因为我们看到了情怀:纯净的眼神和身后的《岳阳楼记》……

   【鉴今】

   孩子的心灵为什么长草?   

   >一份调查:“功利”侵入年轻的心灵

  读书是为什么?

  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三所中学的100名学生回答时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很纠结,像挤牙膏那样。慢慢地,我们明白了:忙碌于学习的孩子已经很少有时间、有机会来思考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自然就显得有些“痛苦”。他们需要时间来思考。下面是部分学生思考后的答案:

  学生A(初三):“爸妈让我来好好学习。至于为什么读书,我倒没怎么想过。我就想爸爸妈妈开心,能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然后能考上研究生,最好能考上博士。然后,我这一辈子基本就算是学业圆满了。”

  学生B(高一):“当然是为了自己读书!好好读书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加优越。”

  学生C(初三):“我觉得学习一点也没意思。我爸想让我多学两年以后,跟他一起做买卖。”

  学生D(初一):“我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爸爸是从新民市农村来沈阳的,在农贸市场里批发蔬菜,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晚上运货得到夜里,还有严重的关节炎。我就想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单位,让爸爸妈妈不再干那么累的活儿!”

  学生E(初二):“读好书,我们就有选择的权利,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听这些学生的话,我们感受到一份真诚。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话没有错,很现实。然而,梳理他们的回答,我们发现:100名学生中超七成希望以后成为“富人”,希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与质量。这样的读书志向说明多数孩子是懂事的。只有3%的学生选择了“建设国家”,理由也大多空洞。这些过于现实的答案少的就是一份读书的情怀,而多的是本不应属于孩子的“功利”。对于我们的质疑,一位老师“代言”回答:“这不是孩子们的错,是个社会的问题。社会太功利了,学校太看重升学率了,家长太追求成绩了。你说,孩子们该咋办?”这位老师认为: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对现在的课堂来说,显得很遥远。

  调查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一堂人生大课——德育的缺失。

    >德育课堂:缺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调查中,有学生告诉我们:“德育课上讲的东西太枯燥,离开我们生活很远,貌似跟我们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老师很严肃在讲,而我们在下面想笑。完事了,老师还要很郑重地总结陈词,说:同学们,我们刚才上了很生动、很有意义的一堂课,希望你们好好领会。其实,他讲什么,我啥也没记住。”

  这一点可以从德育“课后作业”得到印证。

  写“德育课感受”,很多学生上网查找范文。认识的、不认识的学生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风格,纷纷告知某某网站有范文,哪里的文章比较专业、完整。还有学生在网上专门招聘写手:“撰写‘与德育课一起成长’的故事,题目自拟,记叙文,800字左右,求高手……”这样的德育课后作业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效果,可想而知。有教育专家指出:德育课,缺少了学生情感体验,徒具形式、只重说教,成为远离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没有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能与德育课堂渐行渐远,使年轻的心灵慢慢长满杂草。

    >专家建议:应该从“爱身边”开始

  任何情感的交流都好于那些空洞的大话、大道德。而且,德育课也不应单拿出来,而是要将它潜移默化分解到每一个生活环节,一点点地渗透。生活即教育。

  来自校园的几位教育专家也没有回避德育存在的问题。沈阳市第七中学副校长、沈阳市骨干校长潘德坤认为,部分家长在道德教育过程起了负面作用。“现在讲节俭、讲德育生活化,提倡‘光盘行动’,吃多少盛多少。可有个学生吃两口就不吃了,放那里。老师说,你得多吃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孩子闷闷地说,不吃了。老师又说,那你吃多少盛多少吧。孩子不吱声了,可回家就跟家长说了。家长一个电话打到德育主任那,甚至到学校来闹,说我花了10块钱就要盛10块钱的,至于说我是放那了还是扔了,跟你们学校没关系。家庭道德教育就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不能说所有的家长都这样,可这最起码代表了其中一部分。”

  其他教育专家也提到家庭德育问题。沈阳市170中学校长、沈阳市骨干校长黄桂芬说了一件小事:“我们利用双休日开家长会,还是叫不齐人。有一次开家长会,我在校门口等家长。结果,一位家长一来就说,你们开家长会要半天,而我半天就能挣50块钱。你们给我50块钱!我就劝他说,为了孩子损失这50块钱也值,孩子的前途可不止50块钱。这才将他安抚下来。”

  对于当前学校德育的教育方式,黄桂芬与辽沈二校校长、沈阳市教育专家武佳红认为,应有所改变,教孩子先爱人再爱国。

  武佳红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从开学第一天,我们就对学生们说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孩子走出学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爱国。后来我反思一下,觉得学校德育应该先从身边的事开始,从爱身边人开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以他(她)为中心,他(她)都不知道感恩父母,能感恩老师吗?不可能。所以,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是我们教育的次序弄反了。”

  黄桂芬说:“课代表在那发作业,抱着一大摞子,一本一本发。那么多同学就看着,没有一个帮一下。就这点团结友爱精神都没有吗?德育真的缺失得厉害。所以,应该让学生首先知道感恩。”她认为,任何情感的交流都好于那些空洞的大话、大道理。而且,德育课也不应单拿出来,而是要将它潜移默化分解到每一个生活环节,一点点地渗透。生活即教育。

 

   行思录>>> 

   追求有理想和品位的教育

  本期《行思录》说两件事儿。

  第一件事,说说最近网上很火的、关于美国教师辞职的帖子:一位美国女教师布置一项生物课作业,有28名学生从互联网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对这样的作业,她判了零分,并警告学生有可能留级。于是,家长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生物课成绩。学校领导不堪重压,迫令其屈从。女教师严词拒绝,愤然辞职。校方不得不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近半数老师表示如果学校降格满足少数家长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

  这事儿远比一堂德育课有力量。这也与70年前东北中山中学老师的做法“异曲同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贯穿于每一堂课、每一个科目中,而不是仅仅寄望于一堂味同嚼蜡、形同虚设的德育课。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让学生们真正“走心”了。

  第二件事,是“武冈小桔灯作文老师教你写《阅兵观后感》”。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天,学生家长们便收到一条微信,是教学生写“观后感”的。小桔灯老师将写作文变成了“填空题”:哪部分写什么、怎么写,都给予详尽“点拨”,后面又附上“范文引路”和四个“尾声模本”。而学生只剩了一件事可做:将内容填进去即可。如此作文能有几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如此教学又有几分教育者的真情实感?

  教育者自身的某些弄虚作假行为也时常带给学生不良的示范。老师不“走心”,学生又怎么能“走心”?所以,培育“德”的关键是老师的真情投入与诚信引导,需要他们从身边、从实践开始,为学生提供触手可摸的“情感体验”平台,就像70年前东北中山中学的老师那样:每一节课、每一科,都释放着“德”的力量。

  “学生对现实的领教远远深于单一的语言说教。所以,我们不能放弃教育。我所说的不是追求分数的教育,而是追求有理想和品位的教育,否则教育出来就是一个有学历的俗人,甚至坏人……”天津实验中学退休老师薛光綵(其父薛光燕曾是东北中山中学老师)说的这句话,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品味。她说,自己深受父母的影响,是将教学当做事业去做而不是当做谋生的手段去做的。

  师者,需要坚守一份“做事业”的情怀。

 

   史料伴读>>> 

   个人前途连着国家命运

  80年前的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

  这部著名电影讲的便是“流亡抗战”的故事:两个流亡上海的东北青年时刻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虽然过着流浪的生活但并未沉沦,先后走上抗日前线。它即使不是最早的“流亡抗战”影像反映,至少也是“之一”。说起电影,多数人可能陌生,但其主题歌估计没人不知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对,就是这首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自豪的《义勇军进行曲》——我国国歌。很多人都没想到,国歌竟与东北青年流亡有这样的“血缘”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作为抗战的代表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其中便包括以东北中山中学为代表的流亡中学、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的流亡大学。“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这是流亡青少年们的抗战精神和国家担当。他们的读书理想和个人前途都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抗战时期国立中学像一台台巨大的炼钢炉,锻炼熔铸出大批国之栋梁。抗战胜利后,这批学生为国家、民族服务,大都成为社会之中坚力量。

  本版稿件由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伏桂明、周贤忠、李欣撰写

  本版照片由廉勇、张文魁、王林摄/翻拍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
辽博下月全面开馆 四个专题展将饱您眼福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辽宁省Syd.Com.Cn
今年以来和平区超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徐月姣报道今日是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