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平安本溪”第一防线
21.11.2014 18:36
本文来源: 公安厅
本溪市公安局始终坚持立足于“社区防控、交通路口、特种行业”三个点,着眼于“主干道路、公交控制、治安管控”三条线,注重于“社会巡防、内部巡防、农村巡防、场所巡防和视频监控”五张网,构建了以“三点三线五张网”为主要框架的治安巡逻防控体系,通过强化“点、线、面”防控,在安全防范、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针对本溪市山林面积大,城市人口密集的特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结合“平安本溪”建设的总要求,坚持从社会管理创新入手,从实战出发,以强化主城区巡逻防控工作为中心,对原有“三点三线五张网”的巡逻防控体系进行了转型升级。市公安局首先成立了由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杨建军任主任的本溪市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办公室,负责全市巡防网络布局、警力指挥调度和勤务机制运行等方面工作的统筹,彻底改变了以往由一个或几个警种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巡防工作全局一盘棋、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在装备投入上,市公安局为基层巡防部门先后配备了46台依维柯、42台微型面包、12台敞篷式电瓶巡逻车、14台特警突击队中型运警车和41部执法记录仪;在人员配备上,组建了由3667名民警、辅警和联防队员组成的专职巡防队伍;在技术支撑上,依托公安机关建设的1805个视频监控点位,整合1000余个社会单位、场所内部的视频监控点,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网上视频巡逻监控平台,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适时、可视、动态监控。
根据城区建设和治安状况,市公安局确定了12条主干线,划分了12个巡防区,设定了44个巡逻路段,由巡防支队每天出动12辆警车,474名警力,实行“四班三运转”,推行步巡与车巡、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巡逻防控模式。同时,依托全市2585名专职治安巡逻联防队员,成立了76支专巡队伍,对全市161个社区多发案、易发案部位,特别是一些僻静路段,无路灯、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等区域进行重点巡逻防控。在全市的交通要道口、城区出入口等,设立了7个警务工作站,24个治安卡点、17个临时卡点,由特警支队24小时进行值守,全天候进行静态守护和动态盘查,充分发挥“点”、“站”的防控功能,使之成为专业化巡逻防控体系的重要关口。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通过专业化巡防体系直接破获各类案件3100余起、为群众提供服务11000件。
为保持专业化巡逻防控体系的高效运转,市公安局从制度保障入手,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了快速反应的指挥调度机制,赋予警务指挥部最高指挥调度权,把治安、刑事发案集中汇总、分析,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移动图传系统实时监控巡逻车辆和警务状态,通过有线电话、350兆无线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直接指挥社会面巡防警力,实现指挥到岗、到车、到人,实现了点击式操作、扁平化指挥。建立完善了科学规范的长效监督机制,制定出台了《巡逻工作分工协作规定》,实行巡防办,各分县局、警种部门,基层所队三级监督制约模式,通过查看视频监控录像、回访报警人、实地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完善了奖惩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巡逻防控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季度考核、年终总评,对考核排名前三位和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分县局,实行相应的奖惩;对巡防民警和负责社会义务巡逻队的派出所民警提出了相应的奖惩措施。此外,还制定了新招录民警一律到巡防支队锻炼一年的硬性规定,在充实巡防力量的同时,让新警强化从警意识,熟悉社情民意,锤炼纪律作风,提升实战技能。
本文来源: 公安厅
21.11.2014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