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辽宁开始筛查心血管病 你是高危人群吗?
核心提示
今年3月起,作为全国四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开始在沈阳、大连、盘锦、辽阳等几座城市开展心血管病筛查。
按照流程,承担筛查任务的医院将按照一定的标准,从10万名“初筛者”中遴选出两万名“高危对象”,这些高危对象将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建议、医生随访等服务。目前,我省心血管病筛查只在四座城市开展,其他城市百姓暂时还享受不到这样的服务。不过,相关人员建议,因为筛查有着较为明晰的标准,我省百姓可参考该标准,自行对照自己是否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并积极预防和治疗。
符合三类标准之一即判定高危
省心脑防治指导办公室副主任、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晓虹告诉记者,根据筛选标准,在初筛结果上,只要符合下列三类标准之一,即可判断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首先,有疾病史。心肌梗死病史、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脑卒中病史。只要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即可判定为高危对象。
其次,血压、血脂(符合下列三条中的一条即可)。收缩压,也就是俗称的“高压”要大于或等于160mmHg,或舒张压(俗称“低压”)大于或等于10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被通俗理解为“坏”胆固醇的指标要大于或等于16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小于30mg/dl。
最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中的风险评估预测图,如果筛查对象10年心血管病患病风险大于或等于20%,则可判定为高危对象。据悉,评估中的主要指标包括年龄、性别、收缩压、目前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血总胆固醇等。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就如何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陶贵周为大家支招。
陶贵周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等八大因素。预防心血管疾病,就要从这八个方面有的放矢,进行干预和调解。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进入危险性状态,可以在密切监测下开展非药物治疗,主要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减轻体重、减少饮酒、平衡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如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当血压在160mmHg以上时,应立即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有致心血管病作用的两种主要化学物质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戒烟的益处已得到广泛证实,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临床研究证据提示,戒烟是冠心病最有力的干预方法之一。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TC和TG升高,也称为高脂血症。但临床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控制后,血脂仍然异常者,推荐他汀类药物。
虽然运动对心血管病的预防意义重大,但陶贵周强调,运动强度一定要适当。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锻炼次数决定着运动量的大小。研究证明,低至中等量的运动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最强。过强的运动对心血管无保护作用,甚至有害。常用的运动强度有两种:(1)低运动量,每周4-5次;(2)中等运动量,每周3次以上。运动强度可以通过检测脉率来判定,最简便的方式是达到 “靶心率”(靶心率= 170-年龄)即可,提倡循序渐进和自己的主观感觉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记者/朱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