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类考生可获保送 辽去年保送13人
本报讯 首席记者兰晓玉报道 教育部近日明确5类考生今年具有高考保送资格,分别为: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奥赛一等奖并被选为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省级优秀学生;符合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公安英烈子女。
此外教育部日前通知,2016年起逐步减少外国语中学保送生名额。今年国家的保送生政策与去年无大变化。去年,辽宁省已经按照这5种类型执行,与教育部要求一致。
2014年起,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奖学生已经不再享受保送、加分政策,而是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
根据辽宁省公布的2014年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去年我省共有13名学生获得了保送资格。分别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根据辽宁省历来的要求,具备保送资格的考生应向有关学校或部门提出保送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并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部门及考生所在中学多级公示后,高校组织综合考核确定拟录取保送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按照国家规定,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评选的省级优秀学生、外国语中学推荐的学生进行保送资格审核。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审核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资格。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负责审核申请保送的退役运动员资格。公安部政治部负责组织各省级公安机关审核公安英烈子女资格。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对所有拟保送录取的学生报名及录取资格进行复核。
去年,各有关高校组织的保送生文化测试及相关考核,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
相关新闻
沈阳52万中小学生 有正式电子学籍号了
本报讯 首席记者徐月姣报道 教育部消息称,已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学籍系统将对治理择校、学生资助、随迁子女等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抓手。
目前,辽宁中小学生的正式学籍号已经落实到位。沈阳市教育局介绍,由于我省教育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教育部启动学籍系统工作以来,辽宁就一直积极跟进。去年5月,沈阳就基本完成了中小学学籍系统录入工作,截至去年底,沈阳共有351100名小学生,169700名初中生录入学籍系统,取得了正式学籍号。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采集后,为确保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准确,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对比,对准确无误的核发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学生正式学籍号的发放,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籍系统在教育管理中率先全面应用,使得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教育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并且为学生及家长节约了时间、人力和经济成本。学生转学时,各环节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即可,无需再因往返奔波耽误正常工作。目前,最快转学不到9小时即完成 (广东至河南),且记录在不断刷新,并将成为普遍趋势,大大减少学生转学其家庭所需的交通、食宿开支。
教育部还将就核对出的问题学籍发出通知,逐级按人头通知到校,请相关学生及家长再次核对学生学籍信息数据,配合学校尽快完成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希望全社会积极关注,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学籍信息质量,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