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应融入“柔性”理念
“柔性扶贫”把乡村看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贫困是由于这个有机体在运行过程中能量不断衰减导致。如何使乡村有机体恢复正常运行,不是必然要打破有机体结构,而是要设法为贫困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然而有些地方扶贫实践中存在一个误区,即看不到乡村自身的价值而一味地盯着外部资源。为了争取到宝贵的扶贫资源甚至削足适履,使当地的项目尽可能与上级制定的项目相吻合,而不顾其是否符合当地实际需要。比如有的地方在易地搬迁中,不顾客观实际地把“易地”搬迁变成了“异地”搬迁,以致村庄搬家了,贫困依旧,甚至连原本的生计也损失了。
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瞄准贫困人口的线性救济,而是对扶贫对象、扶贫内容和手段不断反馈和校正的过程。精准不是死盯着贫困户、贫困村,却对周围环境视而不见,而是要通过社会整体进步使贫困人口受益。因此在精准扶贫中特别需要融入“柔性扶贫”理念。
“柔性扶贫”把乡村看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贫困是由于这个有机体在运行过程中能量不断衰减导致。如何使乡村有机体恢复正常运行,不是必然要打破有机体结构,而是要设法为贫困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一些扶贫项目之所以效果不佳,或因为这些项目不能融入乡村有机体而成为了“项目孤岛”,或由于这些项目破坏了乡村有机体结构,如污染乡村环境、冲淡乡村文化等,干扰了乡村有机体的运行。
首先要发现乡村价值,进而放大乡村价值。乡村价值不仅表现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价值,也表现为社会、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人们常用“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来形容乡村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事实上就是由于认识不到乡村资源的价值所在,致使一些资源长期处于休眠或浪费状态。放大乡村价值不是把外部资源作为解决乡村贫困问题的直接方式,而是以乡村已有资源为发展基础,把过去人们视而不见的或者认为没有价值的乡村资源赋予新的价值含义。这些资源有些是有形的,如山水林田;有些是无形的,如气候、习俗、信仰等;有些是物化的,有些则是文化的。把这些零散的、不为人所认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成为乡村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形成村落价值基础上的产业融合。在产业融合思路下沿着两个方向放大乡村资源价值:纵向延长产业链,增加生产环节,以获得更多附加值。与以往人们认同的专业化产业链延伸不同,“柔性扶贫”产业链延伸是在乡村内由村民自己完成的。横向则是实现乡村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的融合,促进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乡村系统活力。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改变要素之间关系,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中国改革从家庭经营开始,形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一制度创新实际上改变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乡村要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仅仅是联结要素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扶贫过程也必须遵守制度创新原则,一些地区为帮助劳动能力缺乏的贫困户脱贫而创造出的“股份制”便是一种制度创新尝试。减贫脱贫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离不开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互动有利于贫困农村在公共设施维护、困难群体照顾以及抵御自然灾害等问题上进行有效应对。农村熟人社会中的社区关系网络形成一种互惠机制,可帮助人们共同对抗贫穷。只有重视村庄共同体建设,创造村民互助的氛围和机制,建立在村落共同体基础上的真正的农民合作才能够把发展成果惠及到贫困农户。
其三,引进必要的外部要素,但要与乡村系统相融合。当一个系统运转缺乏能量或活力时,引进新的要素可以为原来系统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扶贫要素引进不仅要重视引进物质要素,也要注意引进文化要素以及智力资源。当然引进的新要素必须与乡村价值体系相融合,或有助于乡村价值体系的恢复和建立。只有与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相契合的外部要素才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才是可持续的。(朱启臻)
责任编辑: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