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红包雨” 沈城春节手机上网流量创新高
大年三十儿除了一家人团圆看春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抢红包!如今,手机抢红包已成为一项“指尖上的新年俗”,一来一往的微信红包中,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快乐。这个春节你抢了多少红包?是发得多还是抢得多?2月22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全国共有7.68亿人选择使用微信红包传递新年祝福,收发红包总人数同比去年增加约10%,80后用户已成为红包大军的中流砥柱。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格外猛烈的微信“红包雨”,沈阳人手机数据流量消耗创历史新高。
以前靠手速,如今靠能力
以往抢红包拼的是网络和手速,而今年红包的玩法更加多样化,套路也更多。想要抢到红包,没那么容易。不少小伙伴儿打算铆足劲抢红包,然而却“跪倒”在红包的套路前。沈阳95后小贺告诉记者,今年除夕可以靠走路的步数来抢红包,也可以靠说话来抢口令红包。听着似乎挺简单,但小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容易。
如果普通话说不好或不认识字,那这口令红包你可就看得到摸不着。小贺遇到一个口令为“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的口令红包,败下阵来。
还有一些各种生僻字组成专门考验认字水平的口令,看来过年要抢个红包也要凭自己的努力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难倒了一大波用户的语音口令中,“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QQ“走运红包”将“走”的动作和传统年俗结合,开启了一个更加健康春节红包新玩法。除夕当天,全国共有1.66亿用户参与走运红包,共抽取6.09亿个红包;初一至初三,2.1亿多人加入走运红包活动大潮,其中90后参与用户达到7成,共抽取17.9亿个红包。其中,沈阳QQ用户每日平均步数达到4452步。
80后成为红包大军主力
微信红包仍然是春节标配。在辞旧迎新的春节之际,微信红包承载着人们的新春祝福,为大家传递着温暖和快乐。
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春节红包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共有7.68亿人选择使用微信红包传递新年祝福,收发红包总人数同比去年增加约10%。据统计,来自重庆的一个小伙子在过年期间一掷千金,短短五天内一共发出了2723个红包,而另一位来自南昌的人士则一共收到了3429个红包,成为了这个新年最幸福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沈阳,80后用户已成为红包大军的中流砥柱,其红包收发总量占总数的32%;90后、70后、60后、00后用户也分别以27%、22%、10%、6%的红包收发占比紧随其后。微信红包的祝福魅力不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更拉近了各代人心与心的距离。
微信成春节拜年主要方式
拜年在春节自古以来的地位无需多说。随着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发短信”、“看春晚”、“放鞭炮”、“吃饺子”就成了沈阳人除夕夜约定俗成的“四件套”。但近年来,随着手机硬件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信成春节拜年主要方式。
“今年春节期间连一条拜年短信都没收到,亲朋好友都是通过微信拜的年。”市民孙先生表示,相比传统的短信拜年,微信拜年内容更加多样化,像是笑脸符号、各种图像问候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短信不可想象的。
来自微信团队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月15日零点至2月21日零点,6天里微信消息发送总量达2297亿,朋友圈总量达28亿条,音视频通话总时长达到175亿分钟。其中,90后用户消息发送量占总量的42.5%,位列第一;80后、70后用户紧随其后。
伴随着格外猛烈的微信“红包雨”,沈阳人手机数据流量消耗创历史新高。以沈阳移动为例,春节期间,手机上网流量较去年春节同期增幅达99%,几乎翻了一番。
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算起,沈阳拜年短信发送量已连续6年下降。尤其是近三年,受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各运营商在春节期间的短信发送量都呈现大幅下滑。其实,不仅仅是拜年短信减少,即便是平时,将短信作为通信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少。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