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纳税人 “服务”成了座谈会上的高频词

04.05.2015  11:10

  最近,记者在云南省调研采访时多次与纳税人座谈交流。每次交流,纳税人言必谈“服务”。他们说,税务局这些年来变化最大的地方是“服务”,要给税务局打高分的地方也是“服务”,对税务局期望最大的地方还是“服务”……一时间,“服务”成了每次座谈会上的高频词。 
   
  主动服务优惠送上门 
   
  座谈中,不少纳税人反映税务局近年来主动服务的意识很强,特别是在落实优惠政策上很给力,经常追着企业送优惠,把税收减免的“真金白银”送到纳税人手中,实实在在地支持了企业发展。 
   
  云南恒安电力工程公司财务主管李天柱说:“昆明市地税局推行的‘蹲企服务’非常好,去年到公司蹲点服务的税务人员帮助我们准确划分业务界限,正确适用‘营改增’政策规定,让公司一些业务的增值税税负从以前的5%左右下降到了3%,成功地获得了‘营改增’带来的减负利好,我们很感谢他们。” 
   
  对税务局主动送优惠上门的做法,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财务总监蒋雨岑深有感触。她介绍说:“在今年初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昆明市国税局两次派人到我们银行送政策,讲解新所得税申报表填报方法,解读最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规定,并辅导我们正确运用这一政策,让我们及时享受到了政策好处。” 
   
  规范服务标准一个样 
   
  “说到云南地税局近来的变化,我觉得最大的地方是服务比过去规范和统一,这对我们办税人员是个解脱。”李天柱介绍,作为一家施工企业,他们经营流动性比较大,办税人员经常要到不同的税务局去办税。“过去,一换地方办税我就头疼:虽然税务局服务都很热情,但在办税资料和办税程序上,一个局一个规定,我根本记不住,办税老出错。最近一年来情况变了,无论走到哪儿,税务局在服务上基本都是一个标准,我们办税方便多了。” 
   
  李天柱的发言引起了座谈会上不少纳税人的共鸣。国家开发银行昆明分行财务处副处长杨雅然表示,在与云南地税局的交往中,她发现很多服务项目近来都变得既规范又统一,这对她进一步做好公司的财务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的分支机构多,税务局规范统一的服务,有利于我们对财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另一方面,我们的财务人员经常在分支机构间进行岗位交流,财务人员即使到了新的地方,也知道该怎么与税务局对接,心里不会慌。”她说。 
   
  快捷服务办税很省心 
   
  在座谈中,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纳税人一致反映,现在税务局的很多服务都依托互联网进行,所以十分快捷高效,他们办税省时省力又省心。 
   
  云南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副部长毛家昌说:“现在我们申报缴税、咨询问题大都通过网络进行,非常方便。比如,通过云南地税局的网站、12366热线、税企QQ群、税务局微信、微博等,我们都能与税务人员快速取得联系,并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昆明海宁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黄云辉表示,现在税务局办税速度之所以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办税事项的程序减少了,报送的资料也精简了。他介绍说,他所在的企业还处在发展阶段,规模较小,虽然符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减免条件,但苦于报送的资料太多,审批程序太复杂,以前都不愿意去申请优惠。“现在规定不一样了,我们只要正常如实申报,税务局根据申报信息就可完成对我们减免税资格的审核,非常方便。”今年国家加大了小微企业优惠力度以后,黄云辉估计他的企业能获得近2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政策服务应再贴近些 
   
  在谈到对税务局的期望和建议时,纳税人的意见还是集中在“服务”上。他们期望,税务局在政策宣传上再贴近些,在扶持企业“走出去”上再给力些。 
   
  云南地矿集团办税人员申海峰表示,企业最怕的是没有及时了解政策变化,没有真正弄懂政策规定,不知不觉地在税收上犯错误。申海峰希望,税务局在政策宣传上再贴近些,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比如,税务局可以充分利用手机这一终端,开发和出版手机报,把最新税收政策在第一时间送到纳税人手上;或者定期编印分行业的税收政策汇编,免费发放给纳税人。” 
   
  李天柱介绍,云南省的企业有地缘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下,不少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国家开展业务。“但是,我们在国外经常会遇到当地税收政策不明确、税收管理和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比如,税收协定待遇难以享受、白条收据多等,企业在税收处理上难度很大,我们希望国内税务机关能给予帮助。”他说。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