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程没有后退

01.06.2016  21:41

  近来在西方国家,“全球化悲观主义”呼声甚高。世界上同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否认跨境贸易、国际参与和合作是有益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各国应携手合作,贸易可以同时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益。不过,后一个阵营中目前不乏困惑。
  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之所以显得底气不足,可能出于如下原因:即便是在失业率温和的国家,大批工人也没有感觉到生活水平在提高。许多人觉得,曾经是可以向上攀升的收入和社会阶梯,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个向下坠的绳子。总体而言,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有上升通道,许多人跌落了,感觉被边缘化了。
  美国一些工人,特别是那些受外国制造业竞争的工人,正在把他们的不满转向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协定。近来全球贸易谈判鲜有成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国家间商品和服务贸易仍在适度增长,全球贸易却在下降。
  在西欧,近60年来的统一进程不再吸引民众。英国正在认真考虑脱离欧盟,近半的英国人似乎相信脱欧对自己更好。希腊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尚未解决,以及英国6月将举行的公投,都进一步表明欧盟架构的脆弱性。欧盟成员国少有勇气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改进,使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能更有效地运转。
  尽管上述种种挑战很严峻,但至少有三个因素有望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甚至使其更具活力。
  首先,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如果将经济全球化狭隘地定义为商品交换,那会很容易得出经济全球化正在放缓的错误结论。更完整的分析应该考虑跨境出行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包括旅游、留学、电子商务等“数字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市场的扩展。
  要看清不断上升的全球互联性,最好的办法是算算外国投资者建造或购买的工厂和企业价值。今天,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10年前增加了50%。当投资者在境外建厂,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学习新的生产方法,推动当地收入的提高。此外,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金融稳定,因为它不像银行贷款,工厂会长期存在。
  其次,应考虑到环境问题的最新进展。几年前,几乎没人相信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会达成全球性的协议。脏空气是没有国界的,今天,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应该共同应对环境恶化,相关国家已经签署了《巴黎协定》。
  第三个好消息是,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了国际经济政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亚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减少贫困。亚投行的使命给西方竞争对手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意味着该机构很快将成为绝佳的国际合作平台。此外,中国企业也正在成为全球经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比2005年扩大了10倍。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心。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