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质量在提高 可持续性增强

14.12.2015  11:45

  2015年中国经济金融面临较大挑战。201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如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沿着新常态所指引下,增长的速度会有所下滑,但质量在提高,效益在提高,质量在改善,可持续性在增强,对于这样的一个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下降的状况我们要有一个理性的认可。”

 

  12日,由第一财经主办的2015第一财经金融峰会在京举行。峰会以“融合与转型”为主题,邀请了监管人士、金融精英和经济学家共同探讨和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聚焦金融改革新坐标,见证中国金融变局新开端。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2016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小康社会,从小康社会的目标倒逼2016年整个经济和市场的逻辑。他认为会和2015年之前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与徐高不同,野村证券首席中国区经济学家赵扬对于2016年经济的发展判断是“中国结构转型的速度非常快,当然带来的结构就是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锋对于2016年经济的判断是“金融领域的改革将有大的起色。”

 

  observatoryGroup中国首席分析师李新新认为,“2016年关注的焦点的问题是全球的货币的政策,美联储会走向加息,但是其他的央行,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仍然是处于比较宽松的周期,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是中国宏观经济最大的风险。”

 

  美银美林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乔虹同意李新新的观点。乔红认为,从国际上来看在美联储加息之后央行出现了货币分化,在这个背景中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构成压力。不过经济结构继续从投资向消费,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期望看到结构调整能够带来服务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亦表示,2016年经济发展机会与风险并存:“维持经济增长在6.5%背景下,机会来自于结构调整和政府稳增长的措施,美联储的决策既是一个风险,也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长江养老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也表示:“2016年经济发展的希望在于改革。”法巴银行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2016年从市场到政府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的判断会比2015年好,不会到那么大的压力。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