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经济社会与税收制度发展”高层研讨圆满成功
为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税制改革,进一步做好税收宣传工作,值此第25个税收宣传月之际,由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联合举办的第八届“经济社会与税收制度发展”高层研讨于2016年4月1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办。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王力,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卢仁法,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郝昭成,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伊兵,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尚力强,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树学,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副巡视员杨丽君,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崇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佟伟,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李德平,中国税务杂志社副总编辑王迎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院长王敏以及来自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云南省地方税务局、云南省国际税收研究会、江西省国家税务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航天信息公司等税务界人士、企业界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魏仲瑜主持。
“经济社会与税收制度发展”高层研讨作为全国税收宣传月的品牌项目,每年都会围绕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税收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展开主题研讨,今年的高层研讨主题为“税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探讨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王力会长、卢仁法顾问、郝昭成顾问、张斌研究员、王敏教授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全国资深的税收专家与学者共聚一堂,交流互动,开启了一场税收思想的盛宴。
王力会长指出,“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至关重要。”他充分阐释了如何处理好税收政策中“减法与加法”的关系,税收征管中“抓大与放小”的关系,国际税收中“合作与维权”的关系,高屋建瓴,对税务人正确认识税收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启示。
卢仁法顾问发表了《税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的主题演讲,他提出税务机关要积极引导纳税人和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贯彻供给侧改革,税务机关要用科学的方法,精准施策,确保税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到实效。
郝昭成顾问在演讲中明确指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本质区别,并强调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他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的科学论断,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税收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张斌研究员以《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治理:技术变革与模式选择》为主题,从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入手,阐述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对传统税制产生冲击,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以及国际间的税收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王敏教授结合《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的实际情况,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的相关政策,从地方视角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此次“经济社会与税收制度发展”高层研讨是一次税收思想的盛宴、税收理念的碰撞,起到了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传播交流、扩大社会影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