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连续两年超八成支出用于民生

28.01.2016  12:32

      中小城市房市低迷,绥中风景这边却好。该县住建委开发办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该县一手楼房销售套数比上年增长了6%,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趋势。分析购买人群结构后他们发现,置业主力并非外来人,而是绥中本地人,其中农村人口占40%多。

  “这既说明了绥中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有吸引力,也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欲望强烈。其背后,与我们连续两年拿出八成多财力支出民生有关。老百姓负担小了,收入增了,内需自然强了。”县委书记刘旭东分析道。

  去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按可比口径均实现正增长。

  健全公共服务保障兜底线

  “群众为什么不敢消费?收入增长多少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谁不怕生病返贫?有没有较好的社会保障有着一票否决的作用。”绥中县领导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健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陈丽敏是小庄子镇小李村的农民,今年49岁,因患主动脉夹层入院治疗,开销达23万元。在过去,23万元的医药费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经济负担是沉重的、难以承受的,而如今,在农村实施的新农合制度无疑是雪中送炭,帮了她大忙,给她报销了近13万元。陈丽敏的女儿激动地说:“年初我妈妈交的90元钱新农合可发挥了大作用,如果没有新农合,根本没有钱给她看病,新农合不仅挽回了我妈妈的生命,也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感谢新农合帮我家渡过了难关。

  绥中县一直把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去年该县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将人均筹资标准提升至450元,农民个人缴费提升至90元,统筹区域内报销比例也提升至80%,并将髋关节、钛板、钛钉等18种国产医用材料及核磁检查等诊疗项目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诊疗项目覆盖面,切实减轻了参合农民医药费负担。

  绥中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采取县级独立统筹方式,缴费基数总量相对较小,由于交通比较发达,参保患者重病、大病的转诊转院率比较高,相应产生的费用比较多,使参保患者的超限额医疗费用大量延迟报销。为改变“报销难”这一状况,县政府研究决定实行城镇职工超限补充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即医疗保险机构与人寿保险公司合署办公,参保者结算医疗费时,在正常缴费的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与超限额补充医疗保险同时结算。去年底,正在医保大厅报销的邢锐高兴地说:“我是来给父亲报销的,要在以前超出限额部分在人寿保险公司得一年左右才能报下来,现在有了一站式结算方式,所有的手续在大厅就能直接办理结算,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绥中城市化发展迅猛,人口不断增长,学生上学难问题逐渐凸显。该县及早谋划,实施教育园区项目,首批新建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二实验小学两项工程。两所学校建成后,可以彻底解决城内学校由于择校而造成的大班型问题,消除学校校舍老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缓解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目前两所学校建设进展顺利,预计第一初级中学今年9月1日前将完工交付使用。

  城市建设管理突飞猛进魅力增

  这几年,绥中越来越有了大城市的模样。为根治老县城交通秩序乱象,去年该县查处机动车违停、抢道抢行、随意调头、涉牌涉证、酒后驾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851起,一举实现了交通文明。“路还是那条路,但因为大家都遵守规矩了,就显得比以前宽了好多,一眼望过去颇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市民李先生说。

  保洁最见城市管理功力。家在公园附近小区的张女士指着公园地埋式垃圾箱说:“以前公园的垃圾箱是半开放式的,一到夏季臭味熏天,苍蝇满天飞,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去年县里把垃圾箱改成地埋式的,再也没有恶臭的味道了,周围也没有散落的垃圾了。我们感觉空气都特别好。”这是该县在城区新增900个果皮箱、20个地埋式垃圾站点等设备,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延长保洁时间,加大保洁、清运力度,建立长效环境卫生监管机制,确保主要街道垃圾不落地,小街小巷垃圾日产日清的结果。

  每年两会后,县政府都对《政府工作报告》惠民实事、建议提案办理及各项民生工作逐一分解目标任务,并将其落实到部门、乡镇。在实施民生工程项目时,相关部门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切实将惠民实事工程打造成为安全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完善督查机制,严格落实施工主体和工程监理责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对惠民实事工程的建设及后续管养,确保每一件惠民实事都能如期完成,发挥作用。

  前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绥中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26.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2%,建设完成了老年人大学综合楼、全民健身中心、自来水加压泵站、老城区道路改扩建、社会福利中心、殡仪馆移址新建等9件惠民实事工程。去年,绥中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继续超2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4%,实施了打通中央路北延工程,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水平,扩大新农合报销范围等11件惠民工程。

  反弹琵琶带来的无心插柳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民生工作做好了,人心顺了,干部群众没了后顾之忧,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生活、消费,不仅没有耽误发展,反倒形成了原来梦寐以求的经济良性循环增长局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投入少、成效大的效果。

  去年,绥中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初战告捷,北京大学热能工程研究院等4个项目落户,北京大学(东戴河)基础教育中心、华谊兄弟电影主题公园等52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绥中港3个5万吨级泊位投入使用,疏港铁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二期进港工程年底前建成通车;绥中电厂向华北电网输电工程投入使用;猴山水库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隧道开凿工程基本完成;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园区1—5号公寓楼主体封顶;戴河湾项目建筑物和附着物核量工作完成;青牛呼叫中心等4个园中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战胜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掐脖旱”,预计农业总产值84.6亿元,增长10%。绥中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辽宁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绥中白梨”被列为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文化旅游服务业持续繁荣。新启动了加碑岩乡上房子村民俗传统村落旅游项目,新区银泰·水星海洋乐园等旅游项目投入使用,九门口酒庄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绥中县被评为“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长城保护示范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46万人次,总收入69亿元,分别增长5%和21%。物流产业迅速发展,货运量5731万吨,增长6.3%。

  美好生活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铺展开来,而绥中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推进却没有休止符。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实力绥中”“活力绥中”“智力绥中”“魅力绥中”的绥中县决心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一批又一批惠民实事实施,切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
前四月大连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4月,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