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安义工:十年百人成一景
“我们是光荣的维安义工,每天巡逻在社区里弄。职工上班我们上岗,我们为社区平安尽一份赤诚……”11月1日,沈河区万莲街道六○六所社区的上百名维安义工在歌声中迎来了社区维安义工志愿服务巡逻队成立十周年庆典。
在庆典活动现场,“辉煌十年平安路,光荣义工维安人”的横幅道出了维安义工的心声。回顾十年维安路,志愿服务巡逻队成员们有讲不完的故事。
现年70岁的耿可军退休前是六○六所工会干部。自2006年社区维安义工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他就加入了维安义工的队伍,成了社区一名治安巡逻员。最初的义工不到20人,大家编成班,每天在小区进行治安巡逻,遇邻里纠纷及时进行调解。“维安维稳维身体,利国利民利自己。”耿可军说,维安巡逻虽然没有报酬,但能为居民做点事也算是老有所为。回首十年维安经历,耿老无限感慨,当场填词一首:《清平乐·巡逻》“天高云淡,望遍居民院。不当义工非好汉,社区巡逻十年。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酷暑严寒。为保一方平安,甘愿无私奉献。”
杨锦春是六○六所社区的第一批维安义工。她将自己十年走过的维安路概括为“既然当义工,就是一种责任。”平时,她与老姐妹们唱歌跳舞,巡逻时看到什么事都要上前问一问、管一管。一次巡逻途中,见幼儿园的烟囱往外冒烟,她们便及时报了警。消防队员闻警赶到紧急处理,消除了火灾隐患。见小区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损坏了,她们便将情况反映给社区,使器材得到了及时维修。就在这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她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义工巡逻,服务社区,快乐自己,不觉老之已至。”她说,虽然自己年已七十,但只要能动,就要沿着义工这条路不停地走下去。
67岁的洪兴第参加维安巡逻还不到一年,是维安义工志愿服务队中的新人。洪兴第的女儿在六○六所从事科研工作,因为帮女儿接外孙子上下学,他也搬到了六○六所社区居住。前不久到社区办事,得知这里有支维安义工志愿服务队,他就志愿加入了巡逻队伍。洪兴第年轻时当过兵,身材魁梧,他说:“咱办不了什么大事,就在这小区里一走,也可以对那些行为不轨之徒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宋志山虽然不是最早的社区维安义工,可他在义工中的名气和影响力却无人能比。宋志山的老家在辽南瓦房店,退休前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几年前,退休后的宋志山来到沈阳投奔儿子,不久便成为六○六所社维安义工中的一员。“刚开始参加巡逻,时常有人风言风语,甚至有人当面问咱:‘当义工,给你工资吗?’”为了振奋维安义工服务队的士气,老宋凭借平时对义工志愿服务的感悟,挥笔写下了《我们是光荣的维安义工》的歌词,并自己谱曲,教大家学唱。“我们是光荣的维安义工,社区志愿者是我们共同的名字,迎风雪,耐炎热,我们以苦为荣。”除了巡逻,他还用自己的特长教社区老年人绘画、写书法。如今,在社区宣传栏、居民楼墙体、单元楼道几乎到处都能看到他和书画班学员们宣传志愿服务、维护社区平安、劝导人们清正廉洁的书画作品。他们用无声的语言为维安义工树起了一座丰碑。
社区书记史红告诉记者,经过十年培育,“六○六所社区维安义工队伍已经由最初的20人发展到如今的128人。人们走在小区里随时都能看到他们义务巡逻的身影。自从有了这支义工队伍,社区就没发生过重大治安案件。维安义工真是功不可没啊!”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吕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