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择:寻找新常态的“发力点”

04.02.2015  11:08

  新年伊始,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字看,除西藏保持12%的GDP增长目标不变、上海未将GDP增长数值纳入报告外,其余26个省区市均下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收入增长、PM2.5及多项结构性指标被写入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从“速度赛跑”到“综合素质”,各地都在全力寻找新常态的“发力点”。梳理各地两会,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透露出发展思维的转变和改革创新的勇气。

  重视“双同步”:让增长更科学

  2014年多数省份经济增速都高于全国7.4%的增速水平,其中西藏、贵州、重庆、天津、新疆等5省区市仍保持双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各地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19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广东、江苏两省已跨上“6万亿元”新台阶。由于基数的增长,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付出更大努力。

  “中国面临的,已不是速度问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关键还是经济质量。”姚景源判断,从目前看,2015年中国经济合理的增速在7%左右,“上限是防止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下限是保就业,稳增长。就业问题,必须放在一切问题之首”。

  姚景源分析,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170万左右的就业,而此前这一数据只有120万,“单位GDP所带动的就业岗位有所增加,这样来看,要满足基本的就业需求,7%左右的经济增速是合理的”。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要求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思维。从2014年看,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了GDP,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跑赢GDP。

  “实现收入持续增长仍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目标。”姚景源分析说。从各地两会看,提高居民收入在2015年工作安排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以青海省为例,2015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分别增长10%和12%,高于8%的GDP增长目标。

  强化约束性指标:让结构更合理

  2014年网络上关于北京雾霾有很多流行语。比如,“好消息!据说风已经到张家口了!”

  治霾,靠风,归根结底要靠人。

  不少地方将PM2.5降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钢铁大省河北在下调GDP增幅的同时,明确“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1%、2.5%和5.1%,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4%以上”。

  北京市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4%和2.5%,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中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要适应“结构调整阵痛期”,就要平衡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他同时强调,过剩产能并不等于落后产能,在改造升级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制定新一轮国际化战略,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细化民生指标:让发展更公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多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改善民生占据了更为重要的篇幅。

  “今年,不再提‘十件实事’,但通篇都在谋划实事,为民办事常态化,不再只是十件,而是许多件,这是侧重民生的重要信号,值得点赞。”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长城这样评价湖北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着力构建重点民生实事滚动实施机制。”重庆市在部署2015年工作时明确,要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5万人,全面实现2606个撤并村公路通达。“推动住房保障逐步从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建设和租赁补贴并举。”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2万套、基本建成7.5万套。

  而在国家层面,更为缜密的改革计划正陆续推出:破解“看病难”,国家卫计委宣布2015年将制订分级诊疗指导意见,用“指挥棒”引导患者科学就医;围绕“养老难”,国家层面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加快脚步;收入分配改革快马加鞭,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已经出炉……解民忧、救急难、兜底线,让增长更有质量,让发展更加公平,中国经济必将在新一年收获更多信心和温暖。(记者冯蕾通讯员袁天圆)

网址: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5/02-03/7029901.shtml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