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态吃出好滋味(美丽中国·调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资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江西新建县象山森林公园有“鹭鸟王国”的美誉,每年3月初至7月底有三四十万羽鹭鸟飞抵栖息和繁衍后代,形成了鄱阳湖畔独特的森林候鸟景观。
新华社记者 万 象摄
江西崇义县阳岭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兰溪沟谷雨林,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200余种,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亚热带原始森林风貌。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编者按: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结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其实早在2013年,有关部门就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第一批名单中福建、江西、云南、贵州、青海等五省全省域纳入了示范区建设。如今,这些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如何?从今日起,本版将陆续刊登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工业园区怎么不见一根烟囱?
“当年可是浓烟弥漫,125根烟囱下,容纳着全县1/5人口的就业。”初夏时节,在国家电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西省芦溪县县委宣传部部长龙军告诉记者,为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芦溪拆除了落后产能的电瓷倒焰窑197座、烟囱125根,关停小瓷泥、小电瓷企业56家,全县电瓷企业全部实现煤改气,电瓷行业实现由用煤向用天然气、焦炉煤气、液化气的转变。
此外,芦溪县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积极引导电瓷产业靠大联强,加快电瓷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促进已有百年历史的电瓷产业朝“规模型、环保型、科技型、效能型、国际型”方向发展。2014年,芦溪县电瓷产业总产值达71亿元。今年一季度,电瓷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6%。
老树如今发新芽。芦溪电瓷产业转型升级是江西在实现经济新跨越的同时,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正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一个典型。
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自然来临
初夏时节,蓝天碧水沙滩湿地,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记者与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书记邱向军漫步在瑶湖森林公园,听他讲述“沉静型”发展之路的酸甜苦辣。
艾溪湖是高新区一个美丽的天然湖泊,其东岸的3000多亩建设用地更是“风水宝地”。2007年,当园区框架的迅速扩大让高新区财政捉襟见肘时,众多投资者纷纷向这块“风水宝地”伸出了橄榄枝。依照当时的地价,若进行建设开发,高新区至少可获得50亿元的土地收益或数百亿的工业产值。
江西地处中部,欠发达,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方财力有限,即便是在2013年,全省GDP总量为14338.5亿元,在全国仅排名第二十位,人均GDP仅为31835.5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15%,全国排名第二十五位。
一边是财富和政绩,一边是生态环境保护,该如何抉择?
权衡眼前利益和长远规划后,高新区放弃所有在谈、待建项目,建起了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
各种议论纷至沓来,“落后地区,首要追求的是经济发展”“开发区不要项目,建公园,懂不懂经济呀?”眼前利益人人可见,各种压力折磨人心、考验意志和定力。
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成为了南昌的“绿肺”、候鸟栖息的天堂、市民休闲的乐园。据不完全统计,湿地中心有鸟类100多种,150多种水生植物,是南昌市水生植物品种最丰富的区域。
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悄然来临。
这片绿色得到了广大客商的青睐,纷纷将一些重要的研发项目、总部项目和功能性配套项目落户在艾溪湖周边。
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贝塔斯曼欧唯特中国区总裁徐凯波赞叹道:“我到过中国不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昌高新区的生态建设独一无二。”而中节能集团公司副总余红辉更是感叹说:“高新区全力保护环境,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能用如此眼光打造园区让人赞赏,可见当地政府的深谋远虑。”
邱向军说,在长达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南昌高新区正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沉静型”发展之路,努力为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供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的经验。
顺应时势,南昌高新区提出建设“科技、产业、生态、城市”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瑶湖生态科技新城的构想。这里重点打造航空、生物医药、光电、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努力把南昌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管理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四位一体”的国家低碳示范工业园区。
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不是目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水到渠成
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3%,满眼苍翠,那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然而,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不是目的。保护生态,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经济,只不过是发展绿色经济。
近日,资溪县围绕生态立县出台了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办法,它与前不久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而出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责任追究办法及10年间出台的16个相关文件,构成了一个不断完善的“生态审计”体系。
2013年,资溪以生态旅游、有机农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实现产值24.6亿元,绿色GDP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91%,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万元。全县建成或在建的白茶、草莓、蔬菜等千亩生态农业园20多个。
2003年6月,资溪在全国率先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制,从林业资源保护、森林覆盖率等方面,考核干部政绩。
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资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江西进一步加快发展升级、推进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提升江西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资溪县靠生态吃饭有滋有味,乐安县则代表绿色江西首次“卖空气”。2014年8月18日,乐安县实验林场开发出中国首个国际标准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可从森林保护中获得不小的收益。
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吴晓军介绍,2015年,南昌启动对造纸、印染等五大行业现有排污企业排污权的初次核定,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为下一步全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准备。从2016年起,江西将试点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到2017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将基本建立。
当然,在不少地方,也面临着困惑,一些地方负责人坦言,既要承接国外及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又严格按照环评、能评、安评等各方面的标准严格准入,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实现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的双赢效果,既要地方大胆摸索也有待上面政策的配套支持。
绿色崛起不是空洞口号,率先建立绿色市县考核体系
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以制度建设加以落实。
江西省会南昌,就是较早探索实行分类差异化考核的地方之一。
早在2008年,南昌市就出台了关于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提出对湾里实行差异化考核,在弱化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突出生态保护。“市里对我们取消了工业增加值的考核,新增了森林覆盖率、水源水质、生态旅游的考核,生态成绩所占比例接近1/3。”湾里区委书记王建平说。
江西省2013年出台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所有县市实行差别化分类考核评价,改变了以往单一考核经济指标的做法,而是全面考核评价“党建、经济发展及成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市县考核体系,将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等纳入考评范畴,并对节能减排不合格的市县实行“一票否决”。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南昌市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8%,是名副其实的水都。然而,水污染曾经让南昌市民苦不堪言。2011年,南昌市作出建设“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的战略部署以来,通过关停江河沿线重污染企业等有力举措,减少生产、生活污水对江河湖泊的直接排放,对全市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2014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9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14年,江西东江源生态保护补偿规划出台,这是该省首部生态保护补偿规划,困扰多年的东江源保护难题有望破解,更多群众将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目前江西既面临加快发展、做大总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保护好青山绿水、巩固好生态优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在这片有着光荣历史的红土地上,围绕着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难题,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不断涌现,江西正按照自己的节奏,贡献出担当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