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碱蓬‘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
在渤海辽东湾辽河入海口,由于辽河、大凌河等多条河流经年累月冲积,最后形成了辽河三角洲南部湿地,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便是芦苇碱蓬草湿地。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滨海型芦苇湿地,达8万多公顷。
湿地里连片的芦苇,无边无际,芦花随风摇摆,不仅形成美丽的景观,它们也是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植被。
9月22日,记者走进辽河最末端入海口处的湿地,探寻生态保护背后的故事。
陈龙是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监测站的工程师,他的任务就是管理与维护生态监测站,并负责数据的收集。生态监测站位于大洼区赵圈河芦苇湿地,这里如今已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每个月都要从市内来到这里两三次。
在监测站的千余平方米范围内,安装着10余台(套)设备。上午10时左右,记者看到监测负氧离子设备的仪表盘上的数字显示,湿度是80%,温度是24.3℃。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陈龙告诉记者,赵圈河芦苇湿地负氧离子最高时在8月底,有时每立方厘米中有8000多个负氧离子——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
谈起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监测站,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贾庆宇介绍:“生态站是由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与盘锦市气象局、盘锦市政府2003年共同投资建设,是集水、土、气、生态观测于一体的综合监测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芦苇湿地生态监测站。”
贾庆宇告诉记者,这片我国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不单单改善着盘锦地区的空气质量,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系统都有影响。特别是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芦苇湿地的固碳速率约为每天2克/平方米,年平均净固定二氧化碳量24吨/公顷左右,相当于燃烧7.5吨标准煤的排放量,这解决了一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
“监测数据需要定点定年地测,形成几十年的数据资料才能支持科研进行更精准的判断。我们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所,集合科技部相关项目,搞集中数据分享,但这还需要时间。”他表示。
如果说研究芦苇湿地有难度,那么越靠入海口,翅碱蓬湿地研究就更不轻松。翅碱蓬长到哪里,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研究翅碱蓬的科研人员就要跟到哪里。
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宋常站指着盘锦红海滩上的翅碱蓬说:“这种一年生耐盐草本植物是能够促进海滩土壤脱盐的,大量降解水质中的污染物。它们在盐度12‰时变红,达到20‰时就停止生长,因而随着海水生长而‘行走’,海水一年年地退,它们就随着‘走’。”
令宋常站这些科研者头痛的是,如果盐度达不到,它们也不生长。退海的过程中,来自多条河流冲积形成的滩涂常常会积高,涨潮的海水有时上不来,因而每年红海滩上的翅碱蓬都有变化。大量减少时,这些科研者就得研究如何能让海水上来,今年年初时就尝试降低滩涂高度,产生了一定作用。
“从国家到地方,从2011年开始,就着重推广翅碱蓬草的种植技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来对海岸带退化滩涂湿地、受损滩涂湿地进行了翅碱蓬植被的修复与新建。现在看来起到不小的作用。”宋常站说。天蓝、苇绿、滩红,辽河三角洲湿地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