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绝症 该把实情告诉儿女吗?

24.04.2018  08:13

  当老人被查出患有不治之症,只能靠药物和物理疗法保守治疗时,老人该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孩子们还是选择隐瞒直到生命的尽头呢?

  沈阳一位80岁老人得了不治之症,不能做手术,只得依靠保守治疗维持生命。这个老人选择的是对远在外地的两个女儿隐瞒病情。近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这个故事。为何对儿女隐瞒病情?记者面对面采访了这个老人以及她的老伴。

  老人再次患病只能保守治疗

  事件

  今年80岁的刘大娘家住和平区。两个女儿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武汉。两个女儿既优秀又孝顺。

  刘大娘十年前患冠心病,做了四个支架,五年前心血管再次严重狭窄,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三年前,老人又因肺病在北京一家医院做了一次手术。

  经历过三次大手术,两个女儿和老伴非常关心她健康、可是,两个月前,刘大娘感觉心前区再次出现疼痛,到医大一院住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老人患的是一种体内细菌感染类疾病,需要再次开胸做手术,可是老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手术,如果再做手术有很大风险。专家不建议老人做手术。

  手术做不做都有风险,刘大娘选择不做手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老人不打算告诉外地的女儿们

  昨天,记者在病房见到了刘大娘和老伴张大爷。老夫妻已经在医院住了一个半月了,近日准备出院了,因为不能手术,在医院只是吃药,不如回家养更方便。

  刘大娘面对记者采访,敞开了心扉:“我前三次手术给两个女儿和老伴折腾坏了,女儿因为我的病已经筋疲力尽了。

  “她们都很孝顺,如果告诉她们,她们都得放弃工作带我到全国继续寻找医生看病。我不想再这样了,我的病不会马上要命。两个女儿也很不容易,她们都是快当奶奶的人了,我不能再折腾她们了。”刘大娘含泪地说。

  老伴告诉记者:“我支持老伴的选择,我们要生命的质量,不在乎生命的长短,等到老伴真不行的时候,我会告诉两个女儿给她送终。

  几个同病房的患者以及家属也有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基本意思是:“刘大娘虽然做了决定,但是她老伴还是经常私下里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很心疼老人的遭遇,但是不好给建议。我们只是旁观者,旁观者也未必了解老人家庭的具体情况。

  老人同病房的李先生说:“我们不好提意见,选择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帮不上忙。

  支持者:不告诉,没必要给儿女再添麻烦

  王先生说:“我父亲患的是癌症,今年81岁,他拒绝继续治疗,采用中药和物理疗法。老爸说人到80,已经活够了,在乎生命质量不在乎生命长短。刘大娘的做法是正确的,不仅自己减少痛苦,也给儿女减轻负担,不是说儿女不孝顺,而是儿女也有自己的生活。

  高先生说:“那些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已经很高寿了。有些高龄老人得了癌症还是三四期了,在死前不好好享受生活,硬是要自己的子女晚辈花大把大把的钱做没有效果的治疗,意义何在?

  老人患绝症

  该不该告诉儿女?

  记者将刘大娘的现状发

  到了医大病友群、

  心脏搭桥群等微信群里

  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随后,记者对

  10位30至50岁的

  人进行调查采访时

  其中9人认为

  “一定要告诉儿女

  不要让儿女留遗憾。”

  反对者:应该告诉,不要让儿女留遗憾

  今年42岁的李先生说:“我的父母近两年总有病,我们三个子女经常寻访名医为父母治疗,我们没有什么不开心的,父慈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一种价值观。我们都有老去的一天,作为子女如果发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隐瞒病情而导致死亡,子女会很内疚,觉得对不住父母,没有机会尽孝道。老人有病,无论是啥病一定要告知儿女。

  背后:老人与子女深层感情沟通越来越少

  辽宁大学中国老龄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任际教授表示:“这个事件呈现出两个问题,一是目前老人与子女之间深层的感情沟通越来越少了,出现这个问题不能指责子女也不能怨父母,这个问题的形成很复杂,时间、空间、快节奏的生活冲淡了老人与子女之间沟通的机会。二是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做出了‘常回家看看’等内容的规定,可是由于子女离老人距离太远、工作太忙、自身有疾病等原因使这个法律在执行起来很困难,所以这个法律需要完善,要有可操作性,要接地气,要更体现出对家庭和社会的保护。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吴强

  观点

  选择:告知与否应该由老人自己决定

  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教授游金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事情告知与否由老人自己决定,但是可以和老人谈论告知与不告知的区别。要以‘生死两安’的这个概念作为告知与不告知的判断依据。

  游金潾说:“生死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生死两安’——就是让生者与即将逝者都心安。以此案例来说,就是让因病即将离世的老人和健康的子女都心安。和老人谈这个问题最好是手牵着老人用提问的方式和老人讨论。假如你没有告诉孩子自己就孤零零过世了,孩子会有什么感受?你自己又有什么感受?想象一下,假如你告诉了孩子,可能会怎样?他们可能会做什么?采取哪一种选择你和孩子都可以心安,而沒有內疚及遗憾?

  游金潾说,生命进入暮年死亡恐惧会越来越近,他们(她们)会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站在哪,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会产生焦虑、紧张、愤怒等复杂的情绪。老人出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家人要以平常心对待,用陪伴和耐心可以起到安抚作用。子女要适时肯定老人的价值,鼓励老人看到自身的价值,比如对家庭的付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等。还可以问问老人有什么愿望,帮助老人实现愿望。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