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画师三年画出三幅古城图(图)
穿过一座城门,走过一条凹凸不平的街道,76岁的许忠恕静默在一片低矮陈旧的古民居前。
“就剩下这些了。 ”良久,许忠恕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清楚熊岳古城原貌,只有狭窄的街道和两旁斑驳的老房子记录下历史的痕迹。
许忠恕是土生土长的熊岳人,熊岳古城承载着他的全部记忆和生活。当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古城便逐渐衰落,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为了让后人多一份对故乡的了解,熊岳的这位老人用1000多个日夜,绘就了熊岳、盖州、九寨镇三幅古城图。
上周,记者在熊岳见到这位老画师。
画城缘起
历史已经远去,但不能被遗忘。许忠恕一直琢磨着怎样才能重现古城风貌。 2012年,他因为身体原因从工作岗位正式退下来之后,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件事。
老伴唐文艳看不下去了,说了一句:“你擅长绘画,把熊岳古城的原貌给画出来,大家不就都清楚了嘛。 ”老伴的话点醒了许忠恕,他开始“画城”之旅。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许忠恕就担任熊岳工艺美术社的书画师,之后还担任过盖州市皮影剧团的画师。然而,要绘就一幅古城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熊岳古城的骨架仍在,民居犹存,但与原貌相去甚远,也没有现成的图片可供参考,仅凭个人记忆来复原古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显然不够现实。
以风俗画形式表现古城原貌
动笔之前,老两口专程到当地古城办、县志办翻阅地方志及相关资料,但他们发现这些还远远不够。 “在画古城图之前,我就想过不能只画一座空城,最好还能有各行各业人的生活状态。 ”许忠恕说,这不仅要求古城图轮廓明晰,细节更得准确。为此,许忠恕夫妻几乎踏遍熊岳古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熊岳古城的整体风貌在许忠恕的头脑中有了雏形。但在具体构思过程中他又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将古城和人物描写整合在一幅图画中,画多大的图合适?思前想后,他觉得以《清明上河图》那种风俗画的表现手法来画古城图更好一些。仅构思草图,他就用了两个月。
辛苦大半年后,许忠恕终于画完了古城草图的最后一笔。看着古城图,他欣喜之中夹杂着一丝忐忑。为此,他找到当地的文化部门,让他们帮着“找茬”。另外,他还将图拿给一些坐地户看,请他们看看图上的房子和树木与古城原貌是否相符。
几经考量校准,古城草图最终得以完善。这只是画古城图的第一步,将图的比例放大才是关键。经过一番思量,许忠恕将图的尺寸定为长约6米、宽1.2米,整幅图的体量相当于《清明上河图》的五倍。
还要继续画下去
从搜集素材到完成熊岳古城图,许忠恕用时一年多。 “画作完成那天,我和老伴特别激动。 ”说到动情之处,他哽咽了。古城图不仅凝聚了他和老伴的心血,还是首次以民俗画的形式将熊岳古城原貌表现出来。人们听闻后,纷纷登门欣赏。
许忠恕又决定将盖州古城也画出来。盖州古城历史悠久,他曾在盖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也有深厚的感情。一样的绘画方式,先进行素材搜集,然后打草稿,最后放大比例定稿。但比起画熊岳古城图,盖州古城图画起来要更难一些。“我对盖州古城的了解不如熊岳多,因此画盖州古城所做的前期走访调查要更多一些。 ”许忠恕说。
又用时一年多,许忠恕完成了盖州古城图的绘制。完成这两幅图后,他并未停下,又画完九寨镇图。
许忠恕说:“我想继续画下去,将这些古城的原貌用笔画出来,让后人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风貌有个直观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