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他坚持拄拐上课
股骨头坏死期间,沈阳市第六十中学教师王峰坚持拄拐站立讲课、写板书;凑不齐手术费,但他从未间断资助学生。
在社会各界帮助下,他终于完成了手术,扔掉了拐杖。重返讲台的他没有选择轻松的岗位,而是继续坚守在九年级毕业班班主任的岗位上。
1970年9月出生的王峰是中共党员,一直任教九年毕业班数学课。他工作的25年中,任班主任24年,带过11届毕业班,考入省级重点中学的有数百人。
王峰家庭生活清贫,妻子没有正式工作,没有自己的住房,一直住在六十中学低矮的教工宿舍。但他先后资助学生20多人,数万元资金付出,从不索求回报。
六十中学地处偏远,校园简陋,设施不完备,但这是王峰视作生命的舞台、奋斗的战场。他坚持每天早于学生1小时到校,晚于学生1小时离校,这已成了他的习惯。
2005年,王峰不幸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征;2007年,他又患上了股骨头坏死。从此,拐杖就成了他辅助走路的工具。
病痛的折磨使他苦不堪言。每天上下楼,他都要费很大力气,上一级台阶歇一会儿。冬天楼梯滑,他拄着拐杖不知摔倒过多少次。
为了让学生专注地听讲,他坚持站着上课;为了拿书和粉笔,他只用单拐,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腋下的一根拐杖上。
有时讲着讲着,他就疼得大汗淋漓,咬紧牙关坚持着,声音依旧那么洪亮,板书依旧刚劲有力。
有时疼得厉害,浑身颤抖,他就到操场上,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缓解疼痛。
校领导考虑到王峰的身体状况,决定给他安排清闲的工作,以便养病。他坚决不答应,恳求说:“让我继续教课吧,也许哪一天我真的站不起来了,甚至睁不开眼睛了,我就再也没有机会给学生上课了。”回忆往事,王峰仍忍不住潸然泪下。
王峰没有办公室,他的办公桌就放在教室的最后边,方便他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他将课堂变成研讨场所,全班共分成八组,每组有组长,组员的成绩好、中、差搭配。小组长带动小组成员课前预习、看书;课上共同探讨新知识点。他拄着拐穿梭于各小组之间,随时点拨。
课堂上,知识容量大了,学生数学成绩像喝了水的竹子,节节升高。他送走的毕业班成绩年年都是年组第一名,同事们纷纷效仿他的方法。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徐月姣